念佛悟靈感 曾凱智用心畫生命

林洛瀅 |2014.07.15
3235觀看次
字級
藝術家曾凱智。圖/記者邱麗玥
左上圖「生命」系列作品。圖/記者邱麗玥
右上圖為曾凱智「生命系列」作品之一,右邊乍看是一朵蓮花,但是花瓣如鳥,左邊有一匹馬,仔細看彷彿鳥與馬正在對話。圖/記者邱麗玥

「學佛後,我的創作不再只是傳達『美的事物』,而是成為藝術界的思想家。」活躍於繪畫與郵票創作的藝術家曾凱智,從淨土法門領悟人生哲理,藝術創作變得樸實簡單,即日起至八月三十一日,他於郵政博物館二樓展出「生命‧之間曾凱智繪畫創作暨郵票設計特展」,秀出四十五件畫作與公開郵票設計原稿。

曾凱智從事藝術創作二十多年,二十八歲認識妻子後開始學佛,有機會聆聽中華華藏淨宗學會淨空法師開示,受到念佛法門薰陶,內心渴望追尋生命真諦,立定「窗外」、「生命」、「之間」等創作題材。

在生命系列第一部曲—「生命太初」,他用壓克力顏料、粉彩,並大量運用炭筆營造陰暗效果,以半抽象畫描繪生命初期狀態,再使用象徵空間的框框,以點、線、面構成三度或四度空間感,最後畫上銀色線條,成功地勾勒畫作意境。

而在「之間」系列的油畫作品,他運用單色系的明暗、線條,傳達現實與非現實,以及認知與覺知間兩種觀點,畫面呈現一個不存在真實世界的虛幻空間。

「畫作重視意境、情境與思想表達,不重視使用多少色彩。」曾凱智也會使用紅色、黑色、藍色等單一色調,將繪畫一切化繁為簡,並賦予更多想法,尤其不愛將形狀描繪太清楚,希望保留欣賞者想像的趣味。

曾凱智表示,學佛後的最大領悟,就是「藝術是用心作畫,下筆才是最後階段。」當心寧靜無雜念,靈感會從一個點,慢慢勾勒成一幅畫,每一幅作品都是他的內心寫照,每幅草圖都要在腦中構圖約兩周至一個月,反覆推敲才會下筆,但是下筆約一天甚至幾個小時就完成。

「藝術創作是大自然與心靈相通的符號,將中式國畫留白與西繪畫技巧融合為一,讓視覺構圖蘊藏豐富禪味。」曾凱智強調,畫作力求乾淨、簡單,希望畫作經過數十年,甚至上百年,看畫的人依然感動。

此外,近三年來,曾凱智受中華郵政總局邀請擔任郵票設計師。他說,每件設計幾乎歷經至少一年時間,每一張都有獨特美感與故事,現場將展出「阿里山森林鐵路一百年紀念郵票小全張」、「清代刺繡」、「交通建設郵票小全張—花東鐵路電氣化」等郵票原稿,希望提倡郵票的收藏與價值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