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引領期盼的香港梵唄音樂會在紅館舉行,由佛光山梵唄讚頌團與台北市立國樂團共同演出。圖/香港佛光道場提供
【人間社記者知逸、溫婉文、趙世明香港報導】萬眾矚目的「梵音香江‧遍傳三千」梵唄音樂會,由佛光山梵唄讚頌團與台北市立國樂團共同演出。在大悲懺法會之後,十二日晚間於紅磡體育館隆重登場,全場一萬三千多個座位座無虛席。
此次音樂會規畫依曲目區分為菩提門、行願門、智慧門、慈悲門等四個主題,同時結合影音效果,在每個主題開始前,先播放梵唄曲目的介紹短片,使大眾更加理解曲目的精神和意涵。
佛光山梵唄讚頌團由近百位法師、港台兩地八十八位佛光青年組成,當中十三位青年還是佛光大學學生,僧信二眾的組合格外引人注目。
開場貴賓香港懲戒署署長單日堅致詞時幽默表示,懲戒署官員到音樂會擔任貴賓實在有點奇怪,不過由於和佛光山的監獄佈教合作多年,成果顯著,香港佛光道場與國際佛光會給予更生人就業機會與佛法心靈輔導,使這些受刑人出獄後再犯率極低,藉此機會對佛光山表達感謝與肯定。
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祕書長、佛光山梵唄讚頌團藝術總監慈容法師,感謝全場聽眾聆聽,並簡介梵唄的由來。他說,過去梵唄讚頌團曾到世界各地巡迴,也來過香港五次以上。
〈準提咒〉開場
音樂會在氣勢浩大的法鼓聲中揭開序幕,「菩提門」以〈準提咒〉開場,祈願大眾皆能所求滿願。「香雲繚繞蓮花動,諸佛菩薩下天宮…」〈香纔熱〉一曲,法師配合節奏搖鈴,以柔和梵音祈請十方諸佛菩薩降臨壇場,接受音聲供養。香港佛光青年身著精心設計的緞面水藍色海青與縵衣,以清新的音聲演唱〈普賢十大願〉及〈懺悔發願文〉,展現青年的願力與宗教信仰情懷。
國樂演奏由台南藝術大學助理教授暨中國竹笛協會理事侯廣宇演出,悠揚笛聲宛若森林芬多精散播全場,飄逸地與生命融合。「智慧門」時,法師們身著行腳服裝,輕快的〈梵文大悲咒〉及鏗鏘有力的〈金剛薩埵百字咒〉,破除一切有情眾生煩惱魔障。
「慈悲門」,法師音聲宛如珠落玉盤,配合不同手印演唱〈七如來〉、〈十方一切剎〉等曲目。高唱〈五方佛〉的「南無寶曇華菩薩摩訶薩」時,法師揮撒五彩紙片,絢麗又莊嚴的效果讓現場觀眾為之驚豔,紛紛起立高喊「安可」。
在安可和歡呼聲中,法師與佛光青年再度獻唱,全場觀眾隨著拍掌唱和〈志心信禮〉及〈最上三寶〉,慈容法師與香港佛光道場住持永富法師、台北市立國樂團副指揮吳瑞呈接受獻花,圓滿動人的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