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中韓自由貿易協定(FTA)加速推動,一旦生效,對台灣產業衝擊甚深。經濟部昨天公布衝擊評估,粗估國內輸往大陸的工業產品將有近四分之一受到韓國威脅,總產值接近四百億美元,其中有百分之二至五點四、約近三十二億至八十五億美元商機可能被韓國搶走。
經濟部工業局統計,去年中國大陸自台灣進口的工業產品共一千五百六十三億美元,除了五成九為資訊科技協定(ITA)零關稅及一成已納入早收清單外,有三成一、四百九十億美元工業產品仍須課徵關稅,且因與韓國產品重疊性高,競爭激烈。
工業局副局長連錦漳說,若中韓FTA年底生效,以全面零關稅假設,推估台灣在大陸市場中,會有百分之二十四點七、三百八十六億美元,如鋼鐵、工具機、汽車、面板、石化、紡織、玻璃等工業產品,會面臨比較嚴重的影響及威脅。
再經評估,國內四分之一工業產品會受韓國威脅,總產值將近百億美元;目前台韓高度競爭產業,韓國不論鋼鐵、面板、紡織在大陸市場市占率都較我高,僅工具機我方優勢較明顯。
對於業界希望兩岸貨貿協議盡速洽談、趕快簽,經濟部次長杜紫軍不諱言,目標是談得比韓國好,但台灣相較韓國並沒有太多籌碼,可說「兩手空空」,第一線談判人員也頭疼,「拿小菜怎麼換烤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