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泱汀
文/張馨文 圖/泱汀
強強一進家門,看到桌上有塊巧克力,問都沒問,便迅雷不及般的伸手將它抓進自己的口袋裡,讓坐在一旁準備開心享用的琪琪很錯愕,她生氣的大吼一聲「強強」,沒想到,強強竟然更頑皮的把那顆巧克力糖放進嘴裡,吃掉了!
阿媽看到這一幕,很生氣的責罵強強,說:「那是姐姐的巧克力,你怎麼可以不經過她的同意就搶來吃?」琪琪看到平常慈祥溫柔的阿媽變得那麼生氣,趕緊圓場說:「阿媽,不要生氣啦!我剛剛其實也沒有很想吃,所以……」阿媽摸摸琪琪的頭,誇獎她實在很懂事!還在狀況外的強強,卻大言不慚的說:「我就是知道姐姐不想吃,不然,她不會把巧克力放在桌上的,我是好心幫她吃掉的!」
哇!這可惹得阿媽更加生氣了,對著強強說:「琪琪並沒有不想吃,是強強沒經過姐姐的同意,問都沒問,就把巧克力給吃掉了。」強強還想狡辯地問琪琪:「那妳到底想不想吃巧克力啦!」琪琪低著頭說:「是有一點點想吃……但是沒吃也沒關係啦!」強強一聽,立刻說:「阿媽!姐姐自己說沒吃沒關係的!」
阿媽只是笑笑,然後從口袋拿出另一顆巧克力給琪琪,這次,琪琪立刻開心的打開,放到嘴裡吃掉,阿媽對強強說:「你看!姐姐並沒有不想吃巧克力啊!」然後又對著琪琪說:「有句話說『汲水汲水頭,聽話聽尾聲』,其實姐姐是很想吃的,對不對?」琪琪邊笑邊吃,還猛點頭呢!
小朋友覺得,琪琪到底想不想吃那顆巧克力糖呢?大多時候,我們礙於別人的想法和眼光,而不敢直接說出心裡真正想講的話,因而講話就變得很不自然,也影響原來果斷自信的表達方式,在猶豫之間就會出現弦外之音,也就是「話中有話」的情形。就像琪琪,她如果真的不想吃那塊巧克力,就不會在被強強拿走的第一時間大叫;如果她連一點點想吃的意思也沒有,就不會吞吞吐吐的回覆阿媽的問話,難以啟齒似的的說著「所以……」。
這句俚語「汲水汲水頭,聽話聽尾聲」,讓我們學著去思考,當某些衝突情境發生時,是否真如我們雙眼所見,心裡所想的那樣呢?或者有其背後的意義呢?只要學會以別人的角度思考事情,就比較不會發生傷害別人或讓人不高興的事而不自知了!
本單元同步於本周日的國立教育廣播電台「鄉土戀真情」趣味台灣話單元播出14:05─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