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躊躇之歌》真誠且具昇華力量 首屆聯合報文學大獎 陳列得101萬

 |2014.07.01
5626觀看次
字級
作家陳列榮獲第一屆聯合報文學大獎。圖/印刻提供

【本報台北訊】第一屆聯合報文學大獎昨日揭曉,由作家陳列獲得,可獲一○一萬獎金,這也是國內文學獎最高額獎金。陳芳明等七位評審讚譽他的作品真誠且具昇華力量,獲獎實至名歸。

六十八歲的陳列本名陳瑞麟,一九七○年代曾因白色恐怖入獄,出獄後開始寫作,連獲大獎。一九九三年起,他投身政壇,近十二年又回歸文學,近作《躊躇之歌》即書寫他在文學與政治兩股力量拉扯間的躊躇猶豫。

聯合報文學大獎由三十五年歷史的聯合報文學獎轉型而來。一般文學獎獲獎常以小說為主,陳列在首屆以散文獲獎,陳芳明認為,顯現聯合報文學大獎超越類別,未來不論詩、小說都有機會獲獎。

首屆七位評審為中研院院士王德威、文學評論家施淑、作家楊照、台灣文學學者陳芳明、作家陳雨航、陳義芝、廖玉蕙,獲提名者包括劉大任、顏忠賢、唐諾、吳明益、陳列、陳育虹,吳明益是唯一獲兩人提名者。在熱烈討論及投票後,先由陳列和吳明益勝出,陳列又在接續的兩輪投票中都拔頭籌。

提名陳列的陳雨航表示,陳列文字素樸確實,有別於許多太講究迂迴繁複的散文;題材相對廣闊,是現今少見能掌握一己之外世界的作家;對書寫對象的融入與理解也很精確。他對土地和大自然的崇敬,以及對世事的觀照與平靜的心靈,更是典範。

王德威表示,若並列陳列近作《躊躇之歌》和早期的《地上歲月》,更可看出其文學歷練,「他的作品退除所有繁瑣,回到原點」。作家楊照指出,陳列的人和文章很接近且誠實,「若非這樣的人格者或經歷,寫不出如此作品。」

陳芳明表示,他對陳列在書中表現的自我救贖和昇華力量非常感動;作家陳義芝指出,陳列作品宏大且深沉,前者表現在時代記憶,後者呈現出一種超越感。

廖玉蕙說,陳列《躊躇之歌》維持其一貫非常詩意的寫作,雖然曾遭壓迫,卻顯得沉穩簡靜。施淑表示,陳列的真誠很打動她,「台灣在喧囂中需要比較安靜的心靈」。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