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高鐵通車,讓台灣大眾交通運輸邁入新紀元,嘉義市政府為方便旅客搭乘轉運,爭取設置了全國第一條「公車捷運」BRT(BUS RAPID TRANSIT)示範系統,並在今年元月上路行駛。
公車捷運系統(BRT)是以改良的公共汽車、運用軌道運輸的經營方式提供大眾捷運服務,具有建造時程短、成本低、運量大、營運速度快等特性,而且透過各種運具的整合、電子票證系統與優先號誌運用,使得營運速度、可靠度以及整體服務水準大幅度提升。換言之,公車捷運系統是一種具有軌道服務品質與公車營運彈性的大眾捷運系統。
國內第一個示範計畫的高鐵嘉義站聯「公車捷運系統」,總建置成本三億多元,以號誌、資訊和低底盤公車造價較高,但與捷運電車系統(即國外的街道電車)相比,整體建置成本僅其二十分之一。
嘉義公車捷運系統配合高鐵營運,已在今年元月初上路,由於籌設時間過短,目前只完成臨時站牌,其他包括專用道、候車亭、公車動態資訊、優先號誌、IC電子智慧卡等,至今都還沒有建置完成。
最令人詬病的是,公車捷運從嘉義市到太保站不到二十公里,卻開了五十分鐘,比正常所需時程多出二十分鐘,且車子是使用將近十年的車子,底盤又這麼高,對殘障和提大行李的乘客來說,都很不方便,因此,使用者批評聲不斷。
嘉義公車捷運系統的成敗不只肩負著轉運重責大任,更關係著嘉義縣與嘉義市是否共榮發展,地方民眾都期待主事者能順利改善缺失,以發揮原先規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