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文物赴日 護送規格直逼元首

 |2014.06.17
661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國立故宮博物院231組件文物,24日將在東京國立博物館展出,故宮內部人員本周都忙著在打包文物。故宮登錄保存處長金士先今表示,各國國際博物館的運送流程,都有一定程序,這次為了赴日展出,也特別訂做內箱、外箱。

金士先表示,一般打包的流程包括,先把文物從展櫃拿出,並放置在故宮收文物的錦盒,之後再把錦盒放進特製的內箱,錦盒與內箱之中的空隙則是放有防震材料的泡棉等,防止錦盒在內箱中移動。接著再把內箱放置到外箱,之後貼封條、水平儀,並且會加裝溫度、濕度控制器,最後一道手續則是用保鮮膜在外箱打盤。

至於書畫等較為敏感性的文物,則需把內箱抽真空,「抽真空就沒有水分,文物到高空不會因為低溫受影響而碎化」,而為保持文物完整性,會控制貨艙的溫度要在攝氏20度上下兩度,以防文物受潮或因低溫毀損。

「231組件文物是使用總統級的規格護送。」金士先表示,所有文物將分批運送,國寶一出故宮,除了全程有故宮人員隨側,包括國道警察、航空警察都會全程戒護,至於國寶翠玉白菜何時運到日本?他強調「這是機密」。 

文物運送到日本後,會直接送到東京國立博物館,之後再由日本文部科學省、海關驗查文物。金士先說,每項流程都是按照國際博物館文物運送規格走,且日方這次是出動「國家保險」,萬一運送過程當中出了任何差錯,或是文物受損,日方的保險理賠將沒有上限。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