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霞海城隍祭典是大稻埕每年一大盛事,從放軍開始,歷經暗訪、城隍遶境,直到昨天的收軍日止,祭典活動才算結束。在地文史工作者也在昨晚舉辦亭仔腳辦桌活動,重現昔日城隍祭典的傳統。
文史工作者邱翊說,早期的霞海城隍廟遶境及祭典,大稻埕的商家必定會出錢出力,贊助遶境陣頭,並於當晚店鋪前亭仔腳擺出大圓桌,邀請總舖師現場料理出菜,款待辛勞的員工與長期支持的客戶。
可惜辦桌的傳統自一九七五年中斷,至今已隔四十年。為重新找回當時辦桌的景象,特別商借迪化街一段金麗翠隄大樓前十棟街屋店鋪的亭仔腳,由里長與鄰居準備在地米食文化料理,大橋頭延三夜市也提供精選夜市小吃,重現亭仔腳的辦桌盛況。
霞海城隍廟的收軍儀式,上午先舉辦敬天,下午再行收軍,由祭典協會的代表協同八將或官將首,依序護送收回營頭。
返回霞海城隍廟後,紙糊的五營厝經道士或法師施法去靈,再點火焚化,而五營兵將則返回霞海城隍廟,繼續鎮守霞海城隍廟以及境內信徒的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