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梅餅出爐,劉銀好邀大家品嘗。圖/記者邱麗玥
文/記者羅智華專題報導
圖/記者邱麗玥
「香噴噴的老梅餅出爐囉!」六十四歲、負責糕點烘焙的高雄市日光小林村民劉銀好,開心地端出剛烤好的成果吆喝大家品嘗,撲鼻香氣與紮實口感,讓許多民眾吃了連聲說「讚!」紛紛詢問如何訂購。
對一般人來說,「老梅餅」或許可能只是一盒美味的特色糕點;但對曾在風災遭滅村的小林村民而言,卻是支撐他們重新站起的力量。
劉銀好表示,四年多前的莫拉克風災重創小林村,讓村民一度陷入無家可回、無收入的困境。但是眼前的路,仍然要走下去,後來雖蓋了永久屋,讓大家有地方住,但如何「謀生」,卻是大問題。
正感無助之際,因緣際會下,百佳泰公司董事長簡添旭得知村民情況,慷慨捐出十多年前在小林區收購梅子製成的「老梅膏」,社區媽媽將老梅膏製作成滋味獨特的「老梅餅」,不但受消費者喜愛,也為重建區復甦帶來活力。
劉銀好說,小林村盛產青梅,每到收成季節,一顆顆青梅在豔陽下閃閃發光,就像綠寶石般燦爛,也因此催生了「老梅餅」,裡頭除了以老梅膏為主角,製工亦不馬虎,須先用麵粉、奶油、豆沙製成香Q餅皮,再包進以梅膏等食材製成的餡料烘焙;每塊餅不僅真材實料,更融入村民的用心與感謝。
這樣的真心誠意,也讓「老梅餅」打開市場,每逢中秋節,都能收到許多訂單;社區媽媽必須分早、中、晚三班趕工,甚至加班到天亮才能準時出貨。儘管辛苦,大夥兒卻忙得不亦樂乎,劉銀好笑說:「因為愈忙,就代表未來愈有希望!」
不只如此,為串連重建區產業,小林重建協會還在去年成立「二○二一社會企業」,努力開發與小林村特產相關的經濟產業鏈,未來並打算興建青梅加工廠,幫助村民有穩定收入,讓重建腳步走得更踏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