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森 圖/修瑞瑩
張庭瑋 圖/錢震宇
【本報綜合報導】昨為「世界捐血人日」,也是各國重新檢視用血趨勢與狀況的最佳時機。穩坐全台捐血王寶座三十年的張國森,因去年底一場嚴重車禍,停捐半年,寶座拱手讓人、屈居第二,但他表示,能健康地活著捐血助人就很滿足。張庭瑋近日因捐血達一千七百五十八次成為全國第一,但行事低調的他不願居功,說僅想盡己所能默默奉獻。
張國森本月初恢復捐血,目前的捐血次數達到一千七百三十九次,他表示,去年底發生車禍時,當下第一個念頭是「糟糕,會不會不能捐了」?出院後才一周,張國森馬上跑到捐血中心報到,卻被護理人員擋下來,要他「半年後再來」。
張國森從民國七十四年捐血次數破百,成為台灣第一位百次以上捐血人,多年來一直維持全台冠軍,直到去年底車禍前,總計近三十年從未間斷,去年他原本想申請金氏世界紀錄,但因各國捐血採計的單位不同,計算困難,最後作罷。
他說,早年兼差開計程車,偶爾幫忙送病患、送血,讓他萌生捐血念頭,六十八年時載兩名女學生去捐血,讓他第一次走進捐血站,但當護士小姐問他要不要捐時,他嚇得拔腿就跑,想了一整晚「女孩子都有勇氣捐,我一個大男人怎麼會不敢」,第二天再去,因為緊張血壓高,休息一陣子才捐出生平第一袋血,從此欲罷不能。為了捐血,張國森非常注意飲食與健康,怕甚至不敢出國,怕回來要坐「血監」,而家人也都受他影響,全部都是快樂捐血人。
去年底車禍頸椎斷裂,差點半身不遂,他開玩笑應該是捐太多血,「有做好事」,老天爺讓他逢凶化吉,希望更多人捐血幫助有需要的人。
今年晉升第一名的張庭瑋是香港僑生,後來來台居住、經商,但因個性低調,血液基金會多次邀他參加表揚大會,他都推辭。血液基金會公關處處長叢萍表示,張庭瑋近日因捐血達一千七百五十八次而變成全國第一,但他不願居功。
叢萍解釋,能衝到這麼高的數字,應是張庭瑋多捐分離血的緣故。捐出分離血後身體恢復比捐全血快,兩周就能再捐,不同於全血至少要兩個月後才能再捐。
不過捐分離血相當耗時,抽出五百CC的血需先離心,分離出血小板,再把血液輸回捐血者,前後要六個循環,所以每次待在捐血車上的時間至少要兩小時,需要非常有耐心。驚人的是,要捐出這麼多單位,可能得不間斷花上超過二十年以上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