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代課老師蘇俊穎(見圖/鄭惠仁),大學時組布袋戲團;瘋布袋戲,被笑頭殼壞掉,但他堅持到底。教書薪水只有二十三K,但常獲邀演出,表演加上原本薪水,每月至少五十多K,好的時候甚至達八十多K。「有夢最美!」蘇俊穎相信,自己的堅持是對的。
【本報台南訊】國小代課老師蘇俊穎(見圖/鄭惠仁),大學時組布袋戲團;瘋布袋戲,被笑頭殼壞掉,但他堅持到底。教書薪水只有二十三K,但常獲邀演出,表演加上原本薪水,每月至少五十多K,好的時候甚至達八十多K。「有夢最美!」蘇俊穎相信,自己的堅持是對的。
二十五歲的蘇俊穎因喜愛布袋戲,同學稱他「蘇大俠」,在生活中,他也常會以布袋戲的大俠身分與人對話,除了練習,也增加樂趣。從小就喜歡看布袋戲,進入台南應用科技大學美術系後,認為布袋戲也是藝術,於是組了布袋戲社團。
起初因學校女學生居多,社員太少,還找其他學校學生友情贊助,逐漸闖出名號,並主動到社區表演,打知名度。蘇俊穎表示,有人笑他正事不做,每天投入布袋戲,「頭腦有問題」。家人也反對他從事布袋戲工作,認為「演布袋戲,能賺什麼錢?」
儘管不被看好,蘇俊穎還是堅持到底,並拜南部知名布袋戲大師王藝明為師,鑽研技巧。由於學的是美術,除了做戲偶頭,也設計服裝;他表示,戲偶已不是單純道具,而是藝術品。
畢業後,蘇俊穎到國小擔任鐘點代課老師,教導美術,他常把布袋戲偶創作融入課程,受到小朋友喜愛。不過,因每堂鐘點費只有二百六十元,月薪僅約二十三K。
蘇俊穎以個人名義,成立木偶劇團,他結合歷史故事與章回小說,注入新元素,編寫許多精采劇情,也能根據時事與衛教宣導編劇,因此,常受邀演出,收入遠高於教書薪水。
蘇俊穎表示,希望能傳承布袋戲藝術,他的多數收入,都投入戲偶製作與設備,但樂此不疲。他說,也高興在布袋戲之路沒退縮,也多了別人少有的專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