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指考的物理科,該如何準備?高中老師和補教老師都說,物理考題平易化,不會太難,六成屬於基本觀念判斷,最後半個月,不要放棄;釐清課本觀念與基本公式,都有機會拿到基本分。程度較佳考生可多做考古題與模擬試題,增加解題經驗;熱門的核能、節能等時事,也要掌握。
台北市和平高中物理老師郭鴻典表示,力學與電磁學近年占考題約六成,包括力學中的拉密定理、牛頓的萬有引力及三大運動定律、動量守恆、角動量守恆、功能定理、力學能守恆等,考生須了解應用上述原理的情境與演算公式。
他說,電磁學、近代物理學、光學、波動與熱學等較抽象的領域,試題反而較單純,只要理解各基本概念或計算公式,要拿基本分並不難。
郭鴻典提醒,近三年還未考過的實驗,要多留意,畢竟每年實驗題占五至十分,只要了解實驗目的與過程,就易拿分數。最近的核四存廢時事題中,有關核能反應、核能發電、核廢料放射線及半衰期的計算,以及如何節約省電的演算,也是熱門考題。
補教老師張鎮麟也提醒,「不要放棄任何一道單選題」,若不會做,不妨猜一猜。他說,答題時,不要在某一題考慮太久,可先掌握試卷中「一分鐘就能做完一題」的基本題,搶下基本分,並作為挑戰進階試題的熱身。
他表示,物理科最後兩大題非選擇題,多是連鎖計算、實驗問答題,可預留二十分鐘解題。他建議,答非選擇題時,除了算式外,也要搭配文字敘述與解釋。若不小心算錯,只要觀念敘述、引用公式正確,還是能拿到部分分數。
張鎮麟建議,考前要調整生理時鐘,最好每天上午七時三十分前起床,晚上不要超過凌晨一時就寢。尤其物理是第一天第一節登場,若恍神或太緊張,可能影響後續科目應考。(系列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