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導/記者羅智華
王大明、李小惠、林美美……,教授在課堂上拿著班級名單對著台下學生一一唱名打勾,這樣的情景對大學生來說一定不陌生,更是許多人難忘的大學回憶。不過,隨著通訊科技推陳出新,未來上課點名不見得要用喊的,只要學生拿起手邊的智慧型手機,配合教室的打卡設備,就可直接以手機打卡方式來代替上課點名,不但可省下點名時間,還能有助於提高課堂出席率,而授課教授也能直接藉由電腦雲端系統來管理學生課堂出缺席記錄,可謂一舉多得。
在智慧型手機大行其道下,「人手一機」早已是你我司空見慣的日常景象,不過一般民眾大多還是把手機拿來進行相互通話、瀏覽臉書、查詢網路資料,為了讓通訊科技發揮更多元功能,近來就有大學開始發想,並結合科技公司與智慧型手機,透過NFC平台,攜手打造「行動智慧校園」新願景。
「行動智慧科技將是未來新興趨勢,若能善加利用,將為我們帶來更多便利。」開南大學資訊學院院長,同時也是行動商務研發營運中心執行長葉耀明表示,開南大學已經建構完成一套NFC服務管理平台,學生只要使用內建NFC功能的智慧型手機,就能啟動智慧校園生活,像是到餐廳用餐時,只要透過手機感應菜單上的NFC晶片,就能立即點餐,還能透過手機進行小額付款,如同電子錢包般。
不只如此,NFC服務管理平台還整合雲端多媒體導覽、校園地圖導引、校園緊急通報系統、班車即時資訊查詢、動態智慧海報等多元功能。以搭車為例,學生就可透過手機的NFC功能查詢校園專車、火車、高鐵路線、票價等交通資訊。而動態智慧海報功能則是在海報看板下方設立智慧標籤,學生只要將手機靠近、輕觸智慧標籤,就能讀取最新的校園活動、各類講座、社團競賽等校園資訊,甚至還能瀏覽學校製作的校園影片,藉此讓資訊的更新與傳遞更為快速、一目了然。
除此之外,手機還能藉由NFC發揮身分辨識功能,代替行之有年的學生證。相信不少學生都有類似經驗,想去圖書館借書卻因忘記帶學生證而無法如願,有鑑於此,葉耀明說,開南大學也參考了法國、日本等先進國家模式,將學校行政系統與NFC服務管理平台、行動智慧校園相結合,只要將學生身分資料輸入手機中,就能讓手機像學生證般,直接辨識身分。他表示,這樣的功能不只應用在行動智慧校園,未來還可延伸為行動智慧城市,利用手機代替圖書卡、身分證、捷運卡、門禁卡等證件,藉此將皮包裡厚厚一疊的卡片「化繁為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