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鄭淑芬台北報導】文建會繼去年五月間辦理「高一生紀念音樂會」之後,經過年餘的資料蒐集、撰寫與策劃,出版發行原住民音樂家高一生的傳記與音樂作品CD,使這位鄒族音樂家的瑰寶,淹沒在荒煙漫草半世紀之後,得以重現人間。
高一生,生於一九○八年,為台灣鄒族早期的知識精英,也是台灣早期難能可貴的一位思想家,終其一生致力於族群關懷,期間個人更以音樂創作,表達了他對於「愛」與「夢想」的真摯與堅持。高一生在台南師範學校畢業後,便回到鄒族部落,在位於阿里山達邦部落的教育所任教,為了表達對家鄉的發展與情感的抒發,他藉由創作歌曲,流露出他心繫家園與族群的關懷。
一九四五年,高一生為了實踐個人對族群的抱負,擔任第一任吳鳳鄉鄉長,二二八事件發生後,高一生因協助涉案者至阿里山避難,於一九五二年被捕,成為白色恐怖時期的受難者之一,一九五四年,以「匪諜叛亂」罪名處死。
文建會副主委吳錦發表示,高一生是第一個進入師範學校的學生,也是鄒族最先接受完整而嚴謹的現代師範教育,他學習日本人的音樂,再融合鄒族文化,使得其音樂創作保有台灣特有的民俗風情,而這些作品一直被埋沒,經過半個世紀後才重現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