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保留古早味,粽子才賣這麼好!」東石鄉八十四歲阿婆黃陳占(圖/黃煌權。
【本報嘉義訊】「堅持保留古早味,粽子才賣這麼好!」東石鄉八十四歲阿婆黃陳占(圖/黃煌權),七十年來堅持包古早味的粽子,雖然店面沒有招牌,且位於偏鄉,但她包的粽子受到全台各地饕客青睞,端午前夕每天最多可賣上千個,連鄰居也要先預定才能取貨,稱得上鄉野傳奇。
七歲就被姑姑帶到東石鄉副瀨村當童養媳的黃陳占,十四歲那年,在姑姑開設的麵攤幫忙並學習炒麵、炒飯廚藝,有空她也會自行包粽子賣給客人,但數量不多,也不是每天供貨。
村民說,黃陳占包的粽子料多且美味,早在五十多年前,村民就希望她每年端午包粽子賣,但黃陳占就是不肯,堅持以賣炒麵、炒飯為本業,粽子依舊是兼賣。村民說,因黃陳占包的粽子真的非常好吃且數量有限,每次一堆出,立即「秒殺」。
黃陳占表示,由於每到端午節,村民就會拜託她包粽子,四年前結束麵攤後,端午節前一周她開始在店內備料,賣起古早味粽子,起初一個賣三十元,即使今年漲到三十五元,一天最多仍可賣上千個,連她自己也覺得「很意外」。
黃陳占說,四年前,向她買粽子的客人幾乎都是左鄰右舍及到外地工作的村民,但很多人吃過後因覺得好吃,一傳十、十傳百,現在她的客群涵蓋全台各地。
黃陳占說,讓她最難忘的是,去年一名年約五十歲的男子,特地從台南安平港騎機車到店裡買粽子,並說今年端午節還會再來買,她聽了既心疼又感動。鄰居都也說,連他們都要先預訂,隔天才能取貨,可見多搶手。
黃陳占說,她的粽子內餡有三層肉、香菇切絲、蔥油酥、蝦仁、鹹蛋黃,與一般粽子沒有兩樣,會這麼熱賣,主要是這七十年來,粽子內餡的料理方式、調味料的選擇、蒸煮過程都沒改變,絕對是最道地的古早味肉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