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祖翔台北報導】「我姐脫了!」當視障者在臉書上迸出這句話,把好友都嚇了一跳,後來才知要打的是「解脫」,台北市視障者家長協會理事長王晴紋說,視障者在學習點字時,對字詞與字義的概念都很模糊,慶幸漢光教育基金會贊助,共同發起「先天全盲學習漢字」計畫,昨天發表成果,經過半年培訓,錯字率能降至百分之一。
王晴紋就讀輔大音樂研究所、先天全盲的兒子劉子瑜,是促使她想改善視障者學習的動機。視障者在字義上的模糊,王晴紋舉例:「人家稱我王『理事長』,視障生卻問,妳不是『李市長』嗎?為什麼前面要加王?」視障者還有很多因為字義產生的窘境,如「祝你逝世如意」、「台北勢利大學」等。
與漢光合作的學習法,是以「部首」彌補「注音」學習;計畫主持人台北市立大學中語系教授張淑萍指出,一開始淡江導盲鼠系統,讓視障生學字形、字義,如王字的詞有王國、王子可選,但還需要輔助學習的方法,因此部首點字教具加電腦軟體語音詞彙,建立視障者對文字的架構概念,另透過教育部國語辭典的連結,報讀部首再讀出常用字,抽象字便成具體。
第一批受測者有七人,包括台灣第一位盲人律師李秉宏。李秉宏分享,錯字讓同事懷疑他工作的專業度,於是他用新注音自建詞庫,五年建了十三萬個詞卻仍不夠用,接觸部首學習法後,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