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第六屆「歐洲盃國際創新發明展」比賽結果昨天上午出爐,台灣第一年參展,共抱回五金二銀三特別獎,其中正修科大電子系教授張法憲發明組合式救援浮力模組,好比汽車的救生圈,一旦車輛落水時,就能避免不幸。
「歐洲盃國際創新發明展」今年在羅馬尼亞雅西市舉行,共十九個國家、三百六十件作品參展;台灣十件作品參展,抱回五金二銀三特別獎,其中正修科大獲得四金、二特別獎,堪稱最大贏家。
世界發明智慧財產聯盟總會表示,今年正修科大表現最亮眼,共四件作品獲得金牌,包括「組合式救援浮力模組」、「機械手臂」、「柺杖結構」、「門板收納結構」。其中「組合式救援浮力模組」和「柺杖結構」還獲得特別獎。
正修科大電子系教授張憲法表示,台灣常有強降雨造成積水狀況,容易造成車輛不慎落水的狀況;他發明的組合式浮力模組,可裝置在手提箱內,箱內共有十三至十五組浮力氣球,將未充氣的浮力球綁在車身四周及底盤,自動充氣機只需三到五分鐘就能完成充氣讓車體浮出水面,宛如汽車的救生圈,避免車身下沉造成不幸。該發明獲得金牌及大會特別獎,並取得專利。
另一組同樣獲得金牌、特別獎的「枴杖結構」由電子系師生合作構思,負責指導的電子系教授陳進祥指出,這項發明原是學生的畢業專題,其中一名學生為了幫助家中爺爺奶奶,改良他們常用的枴杖,把枴杖結合手電筒、照明警示、GPS定位追蹤系統、警報、計步、USB行動電源、發電共七大功能,只有一至兩公斤重,已獲得台灣專利,若能上市,可造福不少銀髮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