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妙方大樹報導】在人來人往的佛光山活動中,總會看到傅秀麟開著車子在穿梭。咦!佛光山不是不開放車子進入嗎?更何況是在大活動期間,傅秀麟毫無顧忌的駕車來去自如。佛光山對信眾照顧的口碑自非浪得虛名,那來來往往的遊園車,就是最好的代步工具,傅秀麟的發心就是如此令人有目共睹。
現為佛光會鳳山第二分會督導的傅秀麟,先是成就在長庚醫院服務的同修參加雲水分會的義診醫護,自己才從台泥花蓮廠退休,就全力投入護持道場的分會活動。想不到兩人的學佛歷程竟演變成,同修羨慕他能全心服務大眾的悠遊自得之樂,真是始料未及。談起這發心的動力,他表示,應該是從以前喜歡看佛教雜誌所奠定的教理、信念,也可歸功於平時喜歡禪修,所以做任何事都歡喜自在。
傅秀麟護持道場的經歷,令人津津樂道,從八十七年起,當過委員、副會長、會長,現更參加佛光緣美術館當導覽義工、遊園車導覽,他的生活就如同珍惜朝山活動的因緣一般。他表示,朝山也是在探尋戒定慧,在與佛菩薩接心之後,於生活中可愈早發現情緒的起伏,觀看事情也就更清澈。
傅秀麟每次總是把握可以朝山的時間,「佛光山四十周年朝山修持活動」已參加七次以上,他不僅自己參加,也帶著友人一起來,愈朝拜愈有滋味。他有感而發地表示,能朝山即是一種福報,有人要來臨時有事無法成行,能順利前來朝山不是那麼簡單的。他在這一觀點上體會很大,他期望此生不空過,儘量扣緊時間,生活中沒有雜念,也要學更多的柔軟心、慈悲心,接引更多有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