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舌尖上的中國》系列紀錄片第二季正在中國大陸熱播,對中國人來說,美食不僅滿足口腹之慾,在明清兩代,中國皇帝御賜的「冊封宴」還是冊封琉球(今沖繩)國王典禮上的重頭戲。
明清皇帝曾二十三次冊封琉球國王,彰顯中國宗主國的地位;而「冊封菜」也記錄了「舌尖上的主權」。
大陸《揚子晚報》報導,多年前二十七位沖繩人曾到中國尋找三百年前冊封宴的原貌,當時江蘇蘇州飲食文化研究會經過研究成功複製當年冊封宴,驚豔訪客,獲邀參加去年在沖繩那霸舉行的美食節。
蘇州市飲食文化研究祕書長沙佩智一行帶著「冊封宴」飛抵沖繩,一連五套精美菜式擺上席面,日本多家電視台和報紙記者圍住餐桌,鏡頭聚焦美食佳餚。沙佩智說,踏上琉球土地,就像是三百年前的徐葆光出使琉球一樣,特別自豪。
報導說,根據徐葆光所著《中山傳信錄》,那霸旅遊局再現三百年前冊封典禮上的各項禮儀、器物,唯獨冊封宴無法複製。沖繩中國交流推進會根據琉球大學收藏的《琉球冠船錄》載有康熙年間冊封宴的菜單和配料表,希望複製菜單上的冊封宴,於是委請上海朋友鄔揚華找到沙佩智幫忙。
冊封宴菜單上有五套菜,每套菜四菜一湯,一人一桌。這份菜單只有菜名和配料,並沒有具體烹飪方法。研究宮廷菜十多年的沙佩智這還是第一次接觸冊封外藩國王的菜,經她查證,菜單中的主菜及配菜,在一七一九年冊封琉球國王攜帶食物清單中確有記載。冊封宴大部分食材和調料來自中國,對於當時的琉球國王而言,算是珍饈美味。
冊封宴每道菜製作繁複,且對廚師刀工、火候及食材搭配技巧極為考驗。沙佩智和幾位大廚用了近二十天,才製出五套菜單十三道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