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愈來愈不看新聞,但國中會考試題昨公布,補教業者分析社會科試題,今年時事題比率明顯提升,包括最夯的公投議題、罷免案、偶像劇置入行銷,這是一個「供需失衡」,令人憂心的問題,幸好有些媒體大力推廣校園讀報教育,公益團體及熱心人大力相挺,已見成果,值得全面推展。
網路「四通八達」,網海浩瀚無邊,五光十色,琳瑯滿目,加上3C產品不斷推陳出新,讓學生漸漸遠離實體傳媒,走進虛擬世界,更難得看新聞。
新聞是社會的脈動,更是知識的源頭,與生活息息相關,與知識累積成正比。俗語說,三日不讀書面目可憎,但一日不閱讀新聞,言行就落伍,現在有些學生被批評「淺薄」,就是對社會關懷不夠。
各種考試幾乎年年都離不開新聞時事和社會現象的題目,學生掌握新聞既可提升現代公民素養,又可考高分,何樂不為?不讀新聞讓人憂心,家長和老師都應關心這個現象,設法補救。
《人間福報》和一些媒體,多年來用心默默推廣校園讀報教育,也獲得公益團體和熱心人大力相挺,出錢出力,有不錯成果,每次考試完,參加讀報教育的學生眉開眼笑,從校園讀報教育獲不少「成果」,有心再接再厲。
如果學校還未辦讀報教育,應快盡快向媒體取爭。如果學生還未參加讀報教育,應向學校反映,以免錯失良機,「虧待」自己!
煮字(台北市/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