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年國教會考結束,兩天考試忙翻了家長和考生,教育部「免試」的承諾,反而變本加厲,愈「烤」愈熱,成了無法兌現的空頭支票。
會考結束,考場外補習班頻頻招攬生意,表示有市場需求,尤其占高分的作文課。學生踏出教室卻走向補習班,違背「免試」本意,讓十二年國教回到升學考試原點。
延續九年國教,十二年國教意即直升、免試,沒想到規定更繁複,除了等級組距、作文,還有八十四種組合累積人數及比率,比國中基測還複雜,這叫什麼免試?莫怪有學生緊張腹瀉,甚至一夜白髮。
友人家有國中生參加應考,他比孩子還緊張,拜遍各地文昌廟,只求考個好成績,進入理想的學校就讀,卻又擔心重蹈北北基聯測「高分低就」覆轍,可見制度本身有所缺失。
政府堅持十二年國教,應該有更周全規畫,廢除基測改會考,只是換湯加重藥,升學困難重重,不知何去何從,增添更多民怨。嘉義縣私立協同中學二百七十名直升班學生沒參加會考,或許是另種選擇。
國中會考造成家長恐慌,主要是參考資訊不夠,不知如何填寫志願,深怕一旦填錯,與事先設定的不符,反誤了未來前途。教育部疏忽了家長的感受,尤其六月五日成績公布,最遲六月九日午前就要選填志願,時間匆促,希望能多給一點緩衝期。
多位地方首長呼籲,希望公布級距,不論採全國一致性,或各地區自行決定,教育部應勇於承擔責任,好好評估規畫,勿誤人弟子,讓家長和學生能有更明確的選擇。
黃誠信(新北市/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