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年終,忽冷忽熱,轉眼陽台上的報歲蘭、拖鞋蘭、蝴蝶蘭紛紛抽出花芽,有的還成雙,要趕在春節前綻放。看到花芽有一份驚喜、一份期待、一份感激。
陽台上的蘭花是母親早年打發時間所種植,有花市買的,有子孫送的,有朋友分享的。蘭花為了回報母親用心灌溉施肥,每年春節一到,花開成串,香氣逼人,送給母親當禮物,母親捨不得獨享,總是把盛開的蘭花供佛,一直到花謝花凋,年復一年。
母親年邁了,手腳不便,力不從心,照顧蘭花的責任由子女分攤,由於各有各的工作,無法像母親一樣用情用心,但蘭花像個守信的友人,年年花禮未曾少過。有一年母親重病,蘭花提早綻放,讓頌經祈福的供桌多了一份虔誠優雅,使人感受「花亦有情」。
人與人交往,有人濃如蜜,有人淡如水,也常以「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為疲憊的友誼畫上句點。但與植物交往則不一樣,花木有情,只要真情對待,它們像個守信的使者,季節一到,該綠就綠,該紅就紅,年年不缺席,花禮一個也不少。
新年頭,舊年尾,你是否想起久未謀面的親人、朋友,是否要捎個信兒,寄則祝福,送件小禮,表達一份思念、一份關懷、一份貼心;現在資訊傳遞方便,即使忙得不可開交,傳則簡訊,也很溫暖。(曾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