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雙封聖 4位教宗的周日

 |2014.04.28
3079觀看次
字級
圖/法新社
一名波蘭教徒手持左為若望二十三世、右為若望保祿二世,二位封聖教宗肖像的紀念品。圖/路透
前教宗本篤十六世出席(圖),教宗方濟主持儀式。 圖/法新社
前教宗本篤十六世出席,教宗方濟主持儀式(圖)。 圖/法新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教宗方濟二十七日為二位已故教宗若望二十三世與若望保祿二世,舉行封聖儀式,榮譽教宗本篤十六世也一起主持封聖彌撒;出現二位在世教宗參加二位過世教宗封聖的空前場面。梵蒂岡聖伯多祿廣場與鄰近義大利羅馬街道湧進數十萬信眾,見證這場歷史性儀式。雙封聖是羅馬天主教會史上頭一次,有媒體把這歷史性事件稱為「四位教宗的周日」。

部署萬名警察 醫療團待命

天主教會史無前例地替二位前教宗同時封聖,加上方濟的高人氣,讓儀式受到全球矚目。另有來自全球五十四國代表、包括二十四國的領袖與會。為求慎重,羅馬部署一萬名警察、安全人員與特殊醫療團隊待命,大部分地區也封街管制交通。

方濟在布道演講中,高度讚揚這二位聖徒,稱他們是「不屈不撓的勇士」。他說:「他們是二十世紀的教士、主教和教宗。他們經歷了這個世紀的慘痛,但卻沒有因為慘痛而屈服。對他們來說,上帝更有權威。」

方濟主持彌撒時,穿著白袍的本篤十六世伴隨在旁。典禮開始前,首先誦念《慈悲串經》,並宣讀二位教宗名句。典禮有一千位樞機與主教與教宗共祭,七百餘名司鐸在聖伯多祿廣場分送聖體。禮儀中,也介紹由沃伊蒂瓦代禱而行的二個奇蹟。彌撒後,信徒瞻仰二位聖人教宗的墓穴。

波蘭朝聖者 最早抵達現場

若望二十三世從一九五八至一九六三年擔任教宗,籌備過第二次大公會議;而若望保祿二世擔任教宗近二十七年,在世界舞台地位舉足輕重。

若望保祿二世出身波蘭,帶著紅白兩色波蘭旗幟的波蘭朝聖者,早在二十七日的日出前就抵達聖伯多祿廣場,是首批現身民眾。

儘管二位過世教宗都廣受尊崇,但也有反對聲音。有人批評,若望保祿二世過世僅九年,封聖時間有些早。即便有爭議,仍未澆熄信徒熱情,過去數天,信徒紛紛到羅馬準備參與盛事。來自阿根廷的修女瑪麗耶拉說:「若望保祿二世為年輕人開啟天主教大門,他與我們非常親近。」

人潮塞爆 擠到可站著睡覺

部分民眾在通往梵蒂岡的大街上等了超過十二小時,直到警方於上午五三十分開放廣場。十九歲波蘭民眾赫查魯克舉家從比利時前來,她說:「我們二十六日五時就在這裡了。」她懷裡還抱著正在睡覺的妹妹。

連接台伯河和梵蒂岡的協和大道有半公里長,滿滿都是人,現場出現各國國旗交織而成的旗海。有些民眾說,現場擠到他們可以站著睡覺。隨著朝聖者湧進教廷,羅馬街頭二十七日可聽到義大利文、波蘭文、英文和其他語言的聖歌。

小辭典

封聖知多少

●聖人(Saint)的定義

《聖經》中的聖人,是指被神從世界中挑選、不屬於世俗、不沾染世俗的一班人。儘管在基督教早期歷史認可聖人需要顯神蹟的紀錄,而當代基督教也常以這點作為聖人的標準。但實際上,所有信仰耶穌的人都可稱聖,並非一些特別有異能的人。

●封聖源起

封聖習俗可追溯到古代的桑特里亞教崇拜中,而基督教大約在教父時期,便開始認可聖人。起初,聖人的設立是為了紀念殉道者與效法殉道者的好榜樣。自十二世紀起,聖人必須經教宗列入聖品,才可正式為認可的聖人。

●現時天主教會約有一萬人封聖。

●確認神蹟類別大多是治癒疾病,須由醫療及科學專家委員會確認本身不能「不藥而癒」,並做到即時康復。

●信徒殉道即有資格封聖,毋須確認神蹟。

●二百六十六任教宗當中(不包括方濟),有八十三位封聖,包括若望保祿二世與若望二十三世。

●本篤十六世為若望保祿二世豁免,須在死後五年才能甄選聖徒的規定。

●若望保祿二世去世僅九年便封聖,是歷來最快封聖的已故教宗。

●封聖過程耗資約一百萬美元(約台幣三千萬元),現任教宗方濟希望能減省開支。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