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衣索匹亞大軍支援下,索馬利亞政府軍二十八日將部隊開進首都摩加迪休,在沒遭受到多少戰火反擊下,原先控制政權的萬餘名「伊斯蘭法庭聯盟」敵對民兵已經先行撤退,甚至還拋棄軍服易裝成平民,閃開可能的槍戰。
索馬利亞政府發言人發表聲明,宣示了這項勝利,正式結束自六月以來首都遭受民兵控制的局面。看似輕易獲得的和平背後,為何衣索匹亞會協助索馬利亞政府軍弭平戰事,才是大家關注的焦點。
綜觀當地區域局勢發展,索馬利亞是伊斯蘭遜尼派的正統瓦哈比派,衣索比亞則是最古老的基督教國家,不僅宗教上的歷史衝突不斷,領土爭議也讓雙方近四十五年來交戰過兩回。
為何衣索匹亞這回反而會協助索馬利亞政府軍取回政權呢?一般咸信這是場各方勢力角逐的代理戰爭,衣索匹亞背後代表了美國勢力的介入。在索馬利亞建立魁儡政權以避免伊斯蘭團體被蓋達組織滲透,似乎正符合美國的最大利益,也讓衣國有了合理進攻索國的理由。
然而,這塊「非洲之角」蘊藏豐富石油,而且鄰近沙烏地阿拉伯,還可以有效監視紅海過往的郵輪與軍艦,這樣重要的戰略地位,讓美國更有變相控制索國的動機。
即使美國能以遏止恐怖主義的理由為其正當性護航,但仍難平息眾人的質疑。藉由鼓動衣國的軍隊入侵索國協助政府軍站穩,卻可能因此招致各方反美勢力集中到索馬利亞,引發更多的紛亂與衝突動盪,地區的恐怖主義恐將也因此擴散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