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會區高房價影響居住正義,台北市副市長張金鶚(左)今拜會財政部長張盛和(右),協商研擬機制。兩人會後召開記者會,提出3個共識,2年內可讓房價消風、回到合理範圍。圖/中央社
【本報台北訊】台北市副市長張金鶚今天拜會財政部長張盛和,討論如何讓房市消風,雙方達成共識,將擴大非自用房屋屋稅,非自住房屋稅最高可提高至3.6%,張金鶚宣示2年內房價減3成。
目前國內房屋稅為1.2%~2%,且沒有區分自住與非自住,張金鶚希望中央修法,將非自住房屋稅提高至3.6%,拉大自住與非自住的房屋稅。他建議出租1戶稅率1.3%,出租2戶1.5%,出租3戶稅率1.8%,以鼓勵房東出租空屋。對於願意出租給老人或身心障礙弱勢團體的愛心房東,房屋稅比照自住1.2%,讓更多人願意出租空屋。此外,他認為要更努力推動實價課稅,希望2年內可將房價所得比從15倍降至10倍。
張盛和也支持擴大自住與非自住房屋稅率,但是否直接規定多一戶的累進稅率,則要再細談。他強調,以「是否居住」的事實來認定,到底幾戶才不算自住,要看家庭成員,「如果買房給父母或成年子女居住,這也算自住,所以要兼顧社會現象」。
「房市問題很複雜,希望房市慢慢消風軟著陸,房市策略要『溫和有效、穩步向前』,否則就是災難。」張盛和認為,非自住房屋稅率最好有彈性,有個範圍讓地方彈性制定,因地制宜。至於房地合一稅改革,今年暑假才會召開座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