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網路交易蔚為風潮,尤其是在網路上購買遊戲寶物、下載防毒軟體、手機歌曲等虛擬產品,因為沒有實體的東西,消費者常會擔心付了款,卻沒得到產品,資策會電子商務中心日前表示,國外有一種付款機制是由第三者收受款項,等確認買賣完成,再把款項給賣方,這種方式對買賣雙方都有保障。
上網購物時最怕付了錢卻拿不到東西,尤其是虛擬產品,更難保障消費者權益。國外有一種付款機制,是透過第三者來監督,買賣雙方在網路上講好價錢後,買方把錢付給第三者,等到賣方把貨物送出,買賣雙方確認交易完成,第三者再把錢付給賣方,同時跟賣方拆帳。
國內曾有銀行跟遊戲業者推出這樣的付款機制,不過賣方因要拆帳給第三者,所以比較吃虧,若由業者提供平台,會較有利基點。
目前台灣第三者付款機制並不普及,因此賣方多以儲值、加入會員、設立網路帳戶等方式扣款,消費者如果有買賣問題,只能直接向賣方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