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高油價時代來臨,通貨膨脹隱憂浮現,民眾對居家節能設施的要求也將蔚為潮流。專家建議民眾購屋區位選擇,以方便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的地點最佳,不僅能節省開銷,更可達到節約能源及環境保育的目的。
業者指出,民眾購屋前,若能考慮能源消耗的問題,長期居住後,將能省下可觀的費用;以區位選擇來看,為了上班、上學及購物交通需求,位於鐵、公路及公車、捷運站旁的房子雖是首選,可是通常房屋價位過高,且可能有出入分子複雜、噪音污染的困擾,因此業者建議可以考慮在步行或腳踏車時間距離十五分鐘內的區域選擇房屋,減少開車或騎乘機車消耗汽油費的好處。
其次以結構來看,大面落地窗雖可欣賞窗外美景,不過西曬等大量陽光照進屋內,會使民眾不知不覺得增加用電量,業者建議民眾可加裝深色和雙層玻璃來折射日光、隔絕輻射熱,也可使用淺色或白色住家的外觀設計,減少室內冷氣散失、增進冷房效果。
【本報台北訊】今年大台北地區的平均成交單價,創下十年來的新高;在房價的高檔時期,雖然首購族還是主流,但是換屋族群比例攀升,甚至部分熱門地段,換屋比例甚至超越了首購族群。
據房仲業者統計,過去房屋市場裡,買主大多以首購族為主,投資客比例僅一成,另有二至三成的換屋市場,但隨著房地產市場景氣回溫,投資比例提高到兩成,而換屋比例也攀升到三成三;業者分析,這是因為大台北地區房價已是十年來高點,讓部分首購族卻步,加上短期投資客獲利空間變小,降低投資意願,導致換屋市場比例攀升。
業者提醒換屋民眾,換屋時除了要考慮到自己的需求之外,也要留意周邊交通與社區環境,因為五至十年後若還要換屋,就要預先考慮,現在這棟房子能不能順利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