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做個佛光人 人間社記者黃俊雄 |2014.04.20 語音朗讀 305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李志強居士慧澤法師慧菩法師慧讓法師 慧傳法師 文/人間社記者黃俊雄 上周福慧家園共修會,以「怎樣做個佛光人」為主題,由佛光山常務副住持、都監院長慧傳法師主持,邀請都監院二單書記慧讓法師、書記慧菩法師、慧澤法師及書記李志強居士等人與談。 慧傳法師在怎樣做個佛光人第五講裡,揭示星雲大師為確立佛光人為人處事原則、軌範及弘法的觀念,提出四點主題:「宗教情操」、「因果觀念」、「慚恥美德」、「容人雅量」,邀請四位與談人分享討論。 宗教情操 慧菩法師表示,佛光人注重犧牲、奉獻、忍耐、慈悲、公正、無私、誠信等宗教情操。這些德行在行住坐臥中,靠早晚課誦、過堂用餐、出坡作務、參禪念佛,涵養出「離欲心」、「慚愧心」、「平等心」、「慈悲心」,使其具有「威儀德」、「行持德」、「忍耐德」和「普濟德」。 慧菩法師舉鑑真和尚為了將戒律傳至東土,苦心孤詣六次東渡,把生命餘暉,普照東瀛扶桑;將般若智慧,豐富日本文化。又舉星雲大師為了佛教,不斷以一筆字與大眾結緣,成立「公益信託星雲大師教育基金」推動各類獎項,彰顯人間真善美。古今佛教界的典範,互相輝映,凸顯信仰比生命,佛教比自己,大眾比個人,道德比金錢都來得重要。 因果觀念 英國留學回來、畢業於佛學院的李志強,詮釋「種什麼因,得什麼果」,播放兩段「小鳥」的短片,強調因果是宇宙萬有生滅變化的普遍法則。當個佛光人應樹立因果觀念,寧可無錢、無衣、無物,也不能不明因果;寧可無名、無位、無用,也不能違背因果。 李志強認為,因果報應如影隨行,千手千眼觀世音畏因嗎?其實他是以其德行,凸顯般若智慧,讓起心動念都保持著清淨善因,從根本遠離惡因;唯獨眾生迷昧,貪著五欲六塵,忽視因的力量,惡果終是難免。 慚恥美德 慧澤法師表示,佛光人要有慚恥美德:「慚」有此心斬斷之意,心中有鬼常使人難安,而產生自卑與羞恥感。孔子提出:「知恥近乎勇」,恥是一種慚愧心,一種反求諸己的能力。一個無慚恥心的人,自然失去人格,沒人格如樹木之無皮,無皮之樹怎能開花? 我們能夠仰無愧於天,俯不怍於地,懂得慚愧反省,時時繫念國家保護,父母養育,師長教誨,親人關懷,朋友支持而心存感恩,這就是佛光四句偈的「慚愧感恩大願心」。 容人雅量 慧讓法師提到佛光人要有容人雅量:最近「服貿」學運風潮,擾擾嚷嚷,聽不進對方的需求,由於理念不同,朋友一個一個減少。其實人是非常複雜的眾生,有地域、性別、年齡、職業,甚至還有信仰、思想、興趣等種種的不同,沒有容許異己存在的雅量,就不能體會因緣和合的佛法。 慧讓法師舉南非前總統曼德拉在羅本島監獄被關二十八年,在總統就職典禮上,邀請看守過他的三名獄警當貴賓,這樣的胸襟和氣度,體現出他「和解」的主張。 星雲大師一九四九 年來台,被看成大陸和尚,解嚴後到對岸,他被稱「台灣來的和尚」,他只好以「地球人」自居。要世界和平就必須從自心和悅,人我和敬,家庭和順,社會和諧依次開展。 慧傳法師結語提到,台灣最美的風景不是阿里山,也不是日月潭,而是「人」,因為這塊土地上的人勤奮、努力、善良、尊重、包容,是台灣最可貴的軟實力,如果人人能容忍接受別人的不完美,未來會有另外一種風貌。 前一篇文章 共修看板 下一篇文章 花開禪心--莫留戀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3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6【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7【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10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紅塵禪煙】悟心見道【人間行者心】佛法的無菜單料理心保和尚講說法要 鼓勵直下承擔 發願成就【人間燈】生命的領悟 【人間佛教行者】許珍蓉 榮獲「2025年女性成就獎」【佛光山口述歷史系列】創新弘法 打開佛教界大門 作者其他文章佛光人如何自處聞思修要有佛教靠我的信心 佛教與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