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峰國小的小朋友爬上東海大學建築系學生設計的放大版椅子,都覺得等候家長接送不再那麼無聊了。圖/趙容萱
【本報台中訊】東海大學建築系二年級學生配合空間修建計畫,將台中市龍峰國小十二個閒置空間大改造,昨天啟用,小學生趁下課一遊親子共樂的放學等候區、有彩色傳聲管子的遊憩區,直說「學校變好玩了!」
空間修建計畫召集人彭康健說,空間修建計畫是以修復的觀念,重新規畫、思考如何挖掘平常不會注意到的角落。
今年東海建築系二年級五十名學生分成十二組,每組以兩萬元預算買建材,用七周時間,從觀察龍峰國小環境、了解師生需求,從無到有,親手完成空間改造。
學生王成宇說,他和同學林達偉、林嘉琪、賈昌建設計的「等待大椅子」,放在國小前門學生放學等候區。
原本的等候區是一塊高約二十公分水泥地,小朋友等候接駁車時,全部坐在水泥地,因此設計三張高二公尺的放大版椅子,讓小朋友可以遊憩。
王成宇指出,這三張大椅子造型不同,都是以鋼骨做為骨架,再貼上木皮,相當穩固,其中一個是鏤空的,一個是翻倒的,方便小朋友可以坐著或攀爬。
林姓小學生說,他很喜歡學校後門溜滑梯後方的空間,覺得好像是放學後的祕密基地,很好玩。
陳姓小朋友則喜歡學校前門的這三張大椅子,「有了放大版的椅子可以玩,等車時一點都不會無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