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新竹訊】「高中校園頭一遭,學生自籌經費幫學校繳電費!」新竹縣關西高中食品加工科三年甲班學生,常帶自己智慧型手機到學校充電,大家輪流使用教室的插座,有人甚至一充就是一整天。班導師施榮文與班級幹部討論,以自由樂捐的方式,將自己所用的電費,回饋給學校。
「以使用者付費的概念,主動與同學討論,大家也相當踴躍。」班長黃政穎說,從高一到高三學費裡含的電費是全校共用,但太多人帶手機來學校充電,這些個人消耗的電力,不應該讓學校承擔。
總務股長葉婕如說,「從討論到收齊費用,短短兩周」,當初以不向父母拿錢為前提,主張用自己零用錢支付,以使用一天付一元的方式來算;也有人一次就捐一千元,因為完全由學生自主,捐款狀況相當踴躍。
「最後學生自籌的經費,卻遠高於原先預期的金額」施榮文表示,這樣的活動,並不是強迫學生,而是一個品德教育的機會,不希望學生養成佔便宜的心態。
施榮文說,「同儕的影響非常重大,品行是未來發展性關鍵」,班上曾有學生繳不出註冊費,同學主動關心,得知該生家裡經營米店,因此全班發起白米認購活動,最後募來的經費也遠超過原先需求的金額。
在施榮文的帶領下,讓全班同學了解取之社會、用之社會的道理,良好的品德教育,使學生更出色。捐款的彭筱雯同學說,「施老師和一般老師很不一樣,不會只說不做。」
校長吳原榮昨日收到近一萬元的電費,感到驚喜與敬佩。吳原榮表示,「自辦學以來,頭一次看到有學生主動要幫學校付電費」,這群學生秉持先利他再利己的精神,以善良尊重的心面對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