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智公益活動現場並提供中醫義診(小圖)、義剪、太極氣功示範教學(大圖)、雲水書車閱讀推廣等服務。 圖/記者羅智華
護智公益活動現場並提供中醫義診(小圖)、義剪、太極氣功示範教學(大圖)、雲水書車閱讀推廣等服務。 圖/記者羅智華
【人間社記者林澄杉、洪佩蓮綜合報導】佛光山慈悲基金會護智中心所屬的護智學苑,陸續在蘭陽、南屏別院舉行開學典禮。學苑聘請專業醫療團隊設計治療課程,針對醫師確診的早期失智症患者,以多重模式活動設計,整合非藥物治療,使正在接受藥物治療的病友,能更有效控制病情,維持生活品質,並減輕家屬的壓力。
護智學苑首場開學典禮在蘭陽別院舉行,慈悲基金會會長妙僧法師表示,目前失智症的治療方式,是以藥物治療合併非藥物心智活動、肢體運動和提高社會參與,以促進其認知功能。如以書法臨摹,增進視覺、空間、認知等功能;以太極拳肢體動作,提高身體有氧度;以導讀星雲大師《菜根譚》,使患者與他人對話,維持社會參與。」
在南屏別院的開課典禮,高雄市立大同醫院神經科主任楊淵韓指出,治療失智症最有效的方法,是藥物和非藥物雙管齊下,尤其非藥物治療,透過心智活動、肢體運動、及提高社會參與,已證實可有效提升失智者的認知功能。他進一步解釋,醫療團隊將採「雞尾酒療法」整合訓練模式,如打太極、練毛筆、學畫畫、讀書等,都有助於訓練肢體的靈活和大腦的思考及語言表達功能。
學員賴先生表示,母親在父親過世後堅持獨居,他只好每星期帶食物回家探視,有一天發現切好的水果原封不動擺在冰箱,母親卻說她吃了好多好多;後來出現不知如何關電視、打開錢包不停數零錢等異常行為,他才驚覺「代誌大條」。他陪母親參加課程,透過專業人員的協助,減緩症狀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