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學生團體要求召開「公民憲政會議」,但政府定調為「經貿國是會議」。行政院長江宜樺昨天宣布,預定四月中旬開預備會議,之後開分區會議,六月上旬開全國大會。
對於經貿國是會議的舉辦方式,江宜樺說,打算用兩個月時間盡快召開,第一階段先舉辦北、中、南、東分區會議,預定每場邀請約一百二十位產官學研和公民團體代表;分區會議完畢後,請他們推派若干人擔任分區代表,參與六月上旬舉辦的中央全國會議。
他表示,國發會已擬定預定題綱,但這些題綱仍可調整、討論,政府持開放態度;為決定這些命題是否妥當、時程進展,將邀請社會素有名聲的公正人士擔任顧問,不是由行政院決定邀請誰。
江宜樺說,過去國是會議只有實體會議,這次國是會議將利用網路科技,分區與全國會議都會網路實況轉播,讓鄉民跟網友看到,反映意見;國發會也會與民間網路平台磋商共同參與。
江宜樺說,台灣經貿未來問題已經足夠重要也龐大,涉及的相關議題非常多,政府打算用兩個月的時間集合有識之士、學者專家一起討論,政府態度是開放的,希望這樣的討論過程讓國內外見識到台灣民主理性層面。
對於學生要求召開公民憲政會議,江宜樺指出,這現在是為台灣經貿發展未來在焦慮、在討論,而不是為了五權憲法、總統制、內閣制或國會改革、司法改革等憲政問題而陷入僵局,因此,過去已爭辯過但始終沒有結果的憲政結構問題,似乎不是現在焦點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