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是「長姐」若母,而我家卻是「二姐」若母。在大姐、媽媽相繼過世後,她便撐起我們的家。
老爸、老媽都是士大夫觀念甚深的信仰者,不愛讀書的二姐,無法博得他們的歡心。從小她的風采就被我們搶走,但二姐似乎始終不在意,依然疼惜我和妹妹。
直到大姐死了,老媽病了,大家才發現她的重要性,家中大、小事都由她接辦,她總是默默為家裡付出,從不做任何抱怨,而我們總習以為常,享受著「茶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
在一次二姐下班後,趕著回去照顧老媽與煮晚餐時,發生了車禍,跌斷了腿,我們才驚覺不能再如此「濫用」二姐,老爸也才同意讓「瑪麗亞」進門照顧媽媽。
老媽走後,二姐更一手攬起照顧老爸的責任,而老爸百年後,她與生病的老哥相依為命,照顧父母這十多年來,二姐從沒休息,更別說出國。
而今,離二姐最近的我,成了最大的受益者,每次休假津貼,也不忘為我們添購衣物,或請我們全家一起出遊。 猶記得去年暑假,我們一家三口至日本旅遊時,大熱的天氣,看著西瓜一顆五千日幣,再怎麼想吃也狠不下心買。 此時幼小的女兒竟大喊「請阿姨送來」,讓我和老公啼笑皆非,原來二姐在女兒的心中是有求必應的「媽祖婆」,也是我和老公另一個「媽媽」。
二姐,有您真是我與妹妹這輩子天大的福份。謝謝您在父母走後,依然對我和妹妹照顧有加。
林玲仰(嘉義市/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