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歌手鄭華娟實行「poo-free」三年,覺得用清水洗頭髮,髮質變好又可減少清潔劑對頭皮、流入眼睛的傷害,並兼顧環保,在社群網站發起這項新生活運動。
不少網友分享心得,有的發現,經過一段時間,頭髮會根根分明、變得很蓬鬆;還有參加學運的人,這次在立法院裡就是以寶特瓶少量的水洗頭。但也有網友試了,發現頭髮還是很油,看起來像「稻草」。
台大醫院雲林分院皮膚科主任邱品齊表示,站在環保立場,不用洗髮精無可厚非,但頭髮易出油者,以及在加油站、廚房工作者,頭髮會比較油膩,光用清水不容易洗乾淨。
有人擔心洗髮精的化學成分會傷害髮質。邱品齊分析,洗髮精成分中的「矽靈」,只是讓頭髮滑順,沒那麼「恐怖」;界面活性劑是加強清潔力,由於洗髮僅是短時間接觸,不至於引發傷害;香精是為了掩蓋出油的異味,除非會敏感、發癢,也不必擔心。
遠古時代沒洗髮精,poo-free就是「shampoo free」,有些人會以麵粉、小蘇打粉、香皂替代洗髮精。邱品齊說,以麵粉洗頭磨久了易造成髮質受損,至於小蘇打粉、香皂都偏鹼性,洗完會覺得頭皮有點刺激、乾澀,且小蘇打粉的去汙力不強。
正確洗髮 有學問
台北國泰醫院皮膚科主任詹融怡說,洗髮精主要功用在清潔頭皮出油,如果是三、四天才需洗頭的人,頭皮偏乾性,若需天天洗、甚至一天洗兩次,則偏油性。
乾性頭皮的人選用過度清潔、洗淨力太強的洗髮精,會造成洗頭後頭皮發癢。一般,外觀呈現透明的洗髮精較針對出油嚴重的人。
有些人為了防止掉髮勤於更換洗髮精,詹融怡說,各家廠牌的洗髮精成分大同小異,同時頭髮的毛囊離頭皮有一段距離,洗髮精與掉髮無關連性。
台北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黃毓惠則說,洗頭時間建議五到十分鐘為宜。應先將洗髮精倒到手上搓出泡泡,不要直接倒到頭髮上。
詹融怡也說,若洗頭後要潤絲,只要抹髮尾部分,若抹到頭皮上,可能會讓頭皮更容易出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