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祖翔台北報導】學運的下一步怎麼走?場外學生認為:「要做好長期抗戰的打算,但不能再有占領行政院、爆發流血衝突的倉促行動,否則理性抗爭會功虧一簣。」儘管鴿派學生不贊同攻占行為,但認為政府回應避重就輕,攻占政院是「被逼的」。
攻占行政院失敗後,昨天場外靜坐學生人數大幅減少;義工觀察,少了近三分之二,不過前幾日的理性氛圍正逐漸恢復。場外學生認為,學生和政府各持立場,已不能有效溝通,「現在的僵持,只是在等誰堅持得比較久」、「不知道攻占政院對不對,可我們還是堅持訴求是正確的。」
太陽花學運七天下來,「各派意見不一」已是學生共識,青島東路義工說,民主讓每個人都能上台發表意見,鬧場的就多。議場內意見也分歧,每一樓層有不同的想法和負責人。
學生強調,國家政策要設法讓民眾知道,學生就是不了解才會反對!連續三天在議場守門的傳播系學生表示,與其爭辯是否罷課,不如讓老師針對服貿開課;而議場內的青年也應聽取不同意見,讓場內外聲音一致,否則「這樣下去,我們看不到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