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后賣麵繪觀音 學佛不畏苦 林洛瀅 |2014.03.24 語音朗讀 328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卑南族素人藝術家南群玲順應佛緣創作,圖為〈文殊師利菩薩像〉。圖/記者林洛瀅卑南族素人藝術家南群玲順應佛緣創作,圖為第一幅佛畫〈南海觀音〉。圖/記者林洛瀅卑南族素人藝術家南群玲順應佛緣創作。圖/記者林洛瀅 【記者林洛瀅台東報導】走遍歐亞二十幾個國家,經歷西伊、美伊戰火洗禮,各國風情成了卑南族素人藝術家南群玲的創作靈感;未曾拜師學畫,全憑記憶抓住觀音菩薩與佛像神韻。而一趟返台探親之旅,讓她決定順應佛緣,她說:「在五○年代,曾當過歌手,風光一時,但學佛後,生活簡樸,內心感到無限法喜。」 南群玲是首任國大代表、台灣省顧問南志信的外孫女,從小跟隨母親南秀葉學習裁縫、歌唱,曾拜已故寶島歌王洪一峰學習流行歌曲,也向音樂人孫威克、台北市龍山國小音樂老師林景雲學聲樂;民國五十二年,參加《台視》群星會等綜藝節目,因歌聲出眾,被譽為「黑美人高音歌后」。南群玲表示,她與表妹南蘇洛組成「南海雙鳳」到海內外登台,還曾與同期藝人歐陽菲菲、白嘉莉等人在中央酒店同台演出。 移居中東 拜佛慰思鄉情 年紀輕輕就嘗到走紅滋味,但南群玲仍選擇在二十八歲退居歌壇,嫁給從事經貿的先生,南群玲說,因經貿情況不穩定,還要照顧公婆與娘家,於是到台北市西門町的紅包場演唱一多年,也因此看盡人生百態。 一九八五年,南群玲與先生遷往中東約旦經商,在經歷西伊、美伊戰火洗禮後,她靠著拜佛撫慰思鄉情。南群玲表示,曾有人建議,可透過打坐安定身心,於是決定試試。她說,閉上雙眼靜坐,看到觀音菩薩顯相,隨即憑著記憶,以鉛筆畫下第一件佛畫作品〈南海觀音〉;後來陸續創作〈阿彌陀佛〉、〈藥師佛〉、〈釋迦牟尼佛〉等畫作。 南群玲說,曾有宗教人士提點她,後半輩子會過修道生活,她當時半信半疑,但佛緣似乎冥冥中註定;一九九七年,她要返台探望母親時,決心學佛,連行囊都未整理,就告別在中東的家人,後來,看到親戚播放台灣靈巖山寺開山方丈妙蓮老和尚的弘法影片,赫然想到,觀音菩薩曾指引她「埔里」二字,不就是皈依妙蓮老和尚之意嗎? 賣麵度日 堅持學佛之路 靈巖山寺皈依典禮舉行七天,朝山禮佛、禪坐等修持,對南群玲都是初體驗。南群玲回憶說,記得當時穿著流行的AB褲朝山,三步一跪,五步一拜,由於沿路有小石子,膝蓋被磨得破皮流血。她說,表妹與妹妹也皈依佛門,但最後,只剩她堅持修行之路。 南群玲的先生對宗教理解不深,對於她決定留在台灣學佛的想法難以接受,僅提供她回台機票費,不願再給予生活援助。南群玲表示,二年期間,因少了先生金援,只能賣掉台北市的住宅,以積蓄在台東縣家鄉蓋二層樓鐵皮屋與父母同住。為了生活,南群玲說,曾在台東初鹿賣素麵,若賣不到一碗,就靠著卑南族的求生本能,摘野菜過活;而經紀人好友也多次邀請到台北紅包場演唱,但為堅持學佛路,只能婉拒。 誦地藏經 每日跪4小時 南群玲表示,為了堅持學佛,曾經一個月每日跪誦四小時《地藏王菩薩本願經》,遇到不會的字就加註注音。除了誦念佛典,也卸下五吋高跟鞋與華服,不僅個性變溫和,還發心助念與印經。 南群玲強調,學佛十六年,最大的體悟是—「生活少了衣櫥、抽油煙機,仍能隨遇而安;人生沒有十全十美,不能要求別人也要很完美。」很感謝先生包容,最想向丈夫說:「因為有你,我才能成長,你真的是我的菩薩。」 前一篇文章 日法華寺雛會式 紀念光明皇后 下一篇文章 多元創作 以佛畫感化更多人 熱門新聞 01結石恐致急性腰痛 好發夏季應多喝水2025.05.0902社論--大罷免、大讓步、大對抗2025.05.0903莊靜君 將台灣書籍推向全世界2025.05.1004馬祖佛光緣贈《365日》 旅宿願點亮旅人心靈2025.05.0905【草木堪為友】一樹紅艷的行道大使 南洋櫻花羊蹄甲2025.05.1106【女兒的愛】讓我照顧您2025.05.0907學習星雲大師 廣結善緣 布施歡喜2025.05.1108【生活智人135】企業家媽媽 蒙哥馬利 深諳育兒之道2025.05.1009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緣起與還滅─從佛教的觀點 看未來的世界 4-42025.05.0910科技傳母愛 點亮盲母新視力2025.05.1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大悲懺法會南華登場 見證百萬人興學成就教育願心媽祖祈福文化節今擲筊求好日 將於9/27熱鬧登場白沙屯媽祖進香3/18出發 今晚放頭旗昭告四方 全台唯一水上遶境 復興宮媽祖石門水庫祈福 土地公迎頭牙誕辰 各地湧入大批信眾祝壽 鹽水武廟文昌祭傳承古風 道長為學子點竅門 作者其他文章信仰與人生 圓香居士精進念佛 病中破參2015台北素博會 李如麟唱〈詠歎詞〉 王彩樺連4年與會人道救援典範 四合一團隊榮歸叢林學院生活展 請進佛光山主題館四合一救援總隊 光榮返國3受困台灣人 獲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