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朱慶芳台北報導】台北市松山區五分埔以成衣批發聞名,和五分埔一起成長的曹德欽也曾是那兒的成衣商老闆,十年前市場起了很大的變化,他改行在廟口擺攤子,為了給那些逛街的人一個歇腳的地方,他擺的是咖啡小鋪。
廟口小吃不是臭豆腐就是魷魚羹,靠在廟宇簷翼下的卻是飄著異國香味的咖啡,曹德欽一邊操作著筆記型電腦一邊替客人煮咖啡。
曹德欽說:「來這兒逛街的人都得走上大半天,想在擁擠的小巷子裡找個休息的地方不容易,我從前自己經營成衣店就有這種感覺,所以,現在賣咖啡以便利好喝為主,給廟口小吃添一點新味道。」
曹德欽用筆記型電腦設計傳單,他自己設計自己發送,客人大都是附近喜歡喝咖啡的老顧客,叫咖啡跟叫臭豆腐沒什麼兩樣。
他在小小的攤子裡左右開弓,操作義式咖啡機和筆記型電腦,他把五分埔早期隨遇而安的精神融入了咖啡小鋪的經營,怎麼方便怎麼喝,好喝就會再來。
喝咖啡聊起古早事,他說:「五分埔的誕生是安置八七水災災民,那時很荒涼,中南部的人上來討生活打零工,向外銷成衣店便宜買來零頭布,拼湊著做成衣,後來逐漸有了風格,才形成批發重鎮。現在成衣風格快速的變換,已經不是撿零布湊合的那種隨遇而安,而是整批整批裁剪的迎合潮流,我們只有退下來讓年輕人上陣。」
有空時,曹德欽在進安宮當義工,他提起祖父從雲林老家請來五年千歲,蓋廟建宮,當了五分埔里長,對曹德欽來說,在廟裡打雜陪老人喝茶和在廟口賣咖啡,都一樣能讓生活更有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