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亮起來》楊世彭 京劇為體 莎劇為用

林乃文  |2006.12.24
309觀看次
字級

楊世彭大學畢業後往西方求學,因緣際會成為西洋戲劇泰斗莎士比亞的研究者和製作人,縱使是莎劇權威,也不代表他對中國戲曲一竅不通,他曾拜大陸京崑泰斗俞振飛為師,還有跟盧燕、華文漪、李薔華、蔡瑤銑、王英姿等名角同台演出。

事實上楊世彭認識中國戲曲還早在認識莎士比亞之前。出身名門的楊世彭,外祖母是李鴻章的小女兒,張愛玲是他的表姊,父母親都是票友,父親唱程派青衣,母親唱馬派老生,他五歲就能坐在母親床榻邊,一片蘋果唱一句地唱《四郎探母》。

一九六一年秋,楊世彭到夏威夷攻讀戲劇,入學第二年,便執導獨幕荒謬劇《傀儡提線人》,執導英文京劇全本《鴻鸞禧》,畢業執教後還將《烏龍院》京劇劇本翻譯成英文,對白譯成口語化英語,定場詩、下場詩及唱詞則譯為押韻英詩。這個演出以英語對答,唱詞則藉羅馬拼音以中文唱出。

楊世彭斟酌西方戲劇結構,顧及觀眾文化理解力,將劇本修改得更為緊湊易懂。從楊世彭早期這段英語京劇的「實驗」過程,已然看得出他對經典「原汁原味」搬演的偏好。

一九七三年,他執導的莎翁喜劇《第十二夜》得到科州莎翁戲劇節有史以來最賣座的佳績,後來擔任科大戲劇舞蹈系系主任及劇場主任,並執掌全美知名的科州莎翁戲劇節,擔任藝術及行政總監長達十年,也曾多次指導外國資深演員演出《羅密歐與茱麗葉》、《威尼斯商人》、《愛的徒勞》等大型莎劇。

《羅密歐與朱麗葉》原劇本共兩千九百行台詞,他將之縮緊成為兩千一百行,楊世彭重視戲劇的節奏,因為流暢的節奏才能使佳言妙語音樂般流入觀眾耳朵,成為享受;也才可使四百多年前的故事,在舞臺上栩栩如生地復活,重新鐫刻在觀眾心版。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