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她們在選購物品時,我就坐在商店外的板凳上看書,讓翁山蘇姬陪我一起等待,一起逛街走路。
是一個周日的假期,玲紋說要去逛街,因現在許多商品都有折扣,要為兩個孫女買一些下學期開學後的文具,以及一些有折扣的衣服。在我的經驗中,與家人逛街要用很長的時間,尤其進入百貨公司以後,時間就拋出腦後,自己只是隨在後面提東西。今天一家三代,我有先見之明,帶來一本正在閱讀的《翁山蘇姬》的傳記,當她們在選購物品時,我就坐在商店外的板凳上看書,讓翁山蘇姬陪我一起等待,一起逛街走路。
做為一個現代人,一定有陪家人逛街購物的經驗,每一個人想要買的物品,有些是一定需要買的、有些可買可無、可能也有臨時起意,被某種美感吸引住了,當然也有被促銷廣告影響,像是名牌的追尋,購物常常是禁不住引誘;出來旅遊者,有時想買一些具有紀念性的物品,有的是買給親朋好友的禮物,這個時候考慮的事情就多樣性了,東挑西選是常有的事。
四個人分成兩組去「血拚」了,翁山蘇姬陪著我,坐在百貨公司的噴水池旁,凝視著書封面上炯炯有神的翁氏雙眼,以及她說的那句:「我隨時都在想,這世界沉默而脆弱地等待地平線那頭悸動的第一線黎明之光的喚醒,這叫我無比感動。」
這句話讓我想起《翁山蘇姬》影片中,她站在被軟禁的家門口演講的神情,那具智慧的語言打動了多少人的心,這位一心一意想改變緬甸軍事統治局面的弱女子,犧牲了她的家庭生活,不願離開國門,為的是這個國家的民主,為了緬甸的人民,也可以說為她那被殺害的父親完成未了的心願。
在傳記中,我知道翁山蘇姬喜歡文學,是一位充滿理想的女子,而在緬甸的文學家大部分人都參與政治活動,尤其參加緬甸的獨立運動,因此她也去閱讀研究甘地、尼赫魯、尼拉德‧喬德赫利(N i r a d C. C h a u d h u r i,1897—1999),尤其是泰戈爾的思想,並去研究分析他們的異同與對人類產生的影響。
當緬甸軍政府在尼溫已經火速施行鎖國政策,驅逐印度人,關閉報社和反對黨,囚禁膽敢發聲反對他的人時,翁山蘇姬回顧緬甸,卻看不到可以相提並論的當代偉人。這個時候,她找到英詩中的泰戈爾詩作〈自由城市〉,去表達她對緬甸的意志:
在那裡,心是無畏的,頭也抬的高昂;
在那裡,知識是自由的;在那裡,世界還沒有被狹小的家國的牆隔成片斷;
在那裡,話是從真理的深處說出;
在那裡,不懈的努力向著「完美」伸臂;
在那裡,理智的清泉沒有沉沒在積習的荒漠之中;
在那裡,心靈是愛你的指引,走向那不斷放寬的思想行為──
進入那自由的天國,我的父啊,讓我的國家覺醒起來吧!
書正看得入迷時,阿念找著玲紋去付錢,因她看到一頂合意的帽子,付款回來後,我又換了休息的地方,我看到在台灣人眼中的名牌商店;比如寶成鞋業、愛迪達等熟悉的台灣生產代工的名牌店。
阿念逛街發現喜歡的東西,就會請玲紋付錢,她媽認為需要的東西,就會買給她,若不是必需品就會勸她不要買,阿念就會放棄購買的欲望,有與無對她好像也不會影響什麼,隨性是她的個性,有一種藝術家的個性。阿心買東西是精打細算,她有計畫性,丈量自己的購買能力,有沒有經濟效益。購物心理仔細去分析,是有趣的現象。
我又換了一個地方坐定後,又走入翁山蘇姬的心靈世界,我心中咀嚼著傳記中,她被軟禁時寫的一篇〈免於恐懼的自由〉,其中一段說:「讓人腐敗的不是權力,而是恐懼。害怕失去權力,讓擁有權力的人腐化;害怕被掌權者迫害,讓屈服於恐懼者淪落。」這種認知使她堅持奮鬥了二十多年,堅持以非武力的抗爭,她又認為:「最根本的革命是精神的革命,來自於決定國家發展方向的精神高度價值觀必須改變的信念……沒有精神革命,產生舊秩序中不公不義的勢力會繼續運作。」
走走停停度過一天的日子,家人大包小包滿載而歸,每個人的臉部充滿著微笑,我也把《翁山蘇姬》背入行囊,想起翁氏對緬甸最大的貢獻是:「她推開窗戶,讓世界看到緬甸;同時也推開窗戶,讓緬甸人看到外面的世界……」今天,當然也對這位傳記作家筆德‧波凡姆(P e t e r P o p h a m)為翁氏寫了這本書感到敬佩與感謝,讓我度過這麼充實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