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電】六成中國人在用手機查詢旅遊資訊,一點五億人用手機地圖找路,今年手機普及成了中國旅遊最大的亮點之一。
中國國內最大的在線旅遊平台攜程旅行網今年二月曾公布一項數據,在春節黃金周期間,來自手機A p p的無線訂單占比首次超過五成,一家專門提供度假折扣產品的布拉旅行A p p也宣稱,用戶在線預訂量激增。
布拉旅行表示,今年一月時比前一月的預訂量增長百分之二百,攜程旅行網推出「指尖上的旅行」同樣亮眼,同時期相比去年,手機客戶端的預訂人數增長超過一百倍。旅遊者透過手機客戶端預訂的產品類型,人氣從高到低依次是門票、租車、自由行、當地遊、團隊遊等。
業內人士表示,隨著今年春節前後「微信紅包」大熱,移動支付的安全性不再成為人們的心理障礙,未來透過手機預訂旅遊產品應該會更快速普及,成為新的趨勢。
不過,由於受用戶習慣、對支付安全的擔憂、支付流暢性、支付手段的局限等因素影響,移動客戶端面臨的缺陷仍然是預訂流失率比使用電腦PC者高出至少一倍。
比如手機端支付寶目前只能支持最多人民幣五百元的交易,而度假產品一般動輒千元。目前攜程、去哪兒、淘寶旅行、藝龍等推出的預訂類A p p都是資訊展示和電話預訂雙管齊下。
資深驢友(喜歡自助旅行者)、來自上海的企業主黃浩認為,中國國內的移動客戶端在支付的用戶體驗方面還有很大改善空間,比如,很多預訂類旅遊A P P進入預訂頁面所需要的步驟偏長,在無線網速不穩定的情況下會影響用戶的使用。
他今年春節去了法國,並沒有在線使用任何大陸國內的應用軟體,而是用國外的B o o k i n g客戶端來預訂法國酒店。他表示,「國外的預訂A p p在酒店預訂、管理等方面做得簡單友好。大陸目前的旅遊A p p在外觀上和內容上並不比國外同行差,就是在預訂體驗方面有待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