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還珠格格》中,小燕子要學些罵人的洋文。洋畫師怎忍違拗:「狗頭貓臉(good morning);狗頭來(good night);狗頭拜(goodbye)。」
小燕子一見皇后:「狗頭貓臉。」
皇后說:「向我說早上好?那我就算你道歉啦!」
小燕子氣得踢桌子摔盤子,要和阿哥、畫師一刀兩斷。二人搞了好大排場,拉彩帶、掛彩球、鬥劍,一屋子人陪著折騰,阿哥扮了太監才罷休。
實不明白,你們一顆好心,根本沒錯,幹嗎求原諒?
從老版到新版,小燕子的胸襟怎變得如此狹小?本可一笑了之的,硬要認為「出洋相」。皇后說算道歉,好運氣,聰明人會就此開始化解矛盾。
罵人,不對;罵長輩,更不對。有空去學罵人,不如學點有用的東西。
我想說的是,這些情節,觀眾看在眼裡,會怎麼想?
特立獨行、古靈精怪,不是什麼壞事,不過,起碼的禮貌還是得有的。不管想達到什麼樣的效果,傳遞的理念一定要是正確的,這正是影視作品應當有的責任和魅力。
如今,許多宮廷劇、都市劇,主人公原是單純、善良的,為了復仇,不惜一切代價,搖身成了腹黑(壞心腸),以惡制惡,惡性循環,於劇中是,於劇外也是。
各種偶像劇裡,不管那些帥哥有多帥,美女有多美,他們的人格可不那樣美的,「叛逆」已到了「離經叛道」,偏偏管這個叫「個性」,觀眾們在學著呢!而主角們不良的開始,結局卻完美,或不那麼壞,沒了因果報應,更是沒有教育作用!
近年,再沒有看見一部作品,能憑著角色的感情,不管正面,還是反面,讓我流淚的了,當然,情節確實更抓人心了。
有人說,這些都源於現實!不,真實的,不一定就好,現實都是人心鼓出來的。人性中一些不好的東西,就不該去喚醒,就讓他們一世沉睡。人心肯收,現實自然會好起來。
早期的武俠劇,不論人物性格,還是故事情節,都多簡單呀,不過,實能引起觀眾對人間是非善惡觀的共鳴,以正制惡,邪不勝正。而今的影視劇情愈來愈複雜,人心因此而複雜,複雜的人心再造就一個複雜的社會,這樣,更複雜的題材也就有了。
《射雕英雄傳》中,洪七公評價「落英神劍掌」虛招太多,甭管,就給他來一招實實在在的「亢龍有悔」,打得對方退無可退,多麼深刻的寓意啊,似乎就是在警示今人的。
若跟著繁華善變的外界團團轉,遲早頭暈眼花,心也會花,無論周遭真真假假,虛虛實實,就做一個實實在在的人,練一招實實在在的「亢龍有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