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董氏基金會昨天表示,應避免讓孩童太早接觸高鹽食品,以免養成嗜鹹習慣。美國研究發現,在嬰兒時期就吃加鹽食品,日後會更愛吃鹹食,會愈吃愈鹹。
董氏基金會二○一二年調查一千多名十一到六十一歲民眾,發現學童比成人更喜歡也更常吃高鹽食物,最常攝取依序分別為鍋貼、炸雞塊、鹹酥雞、炸排骨、即食湯品、洋芋片、泡麵等。二○一○至二○一一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也顯示,學童每日鈉攝取量比成人高,超出建議量兩千四百毫克的一點五到二倍。
董氏基金會營養師呂蕙如說,飲食經驗影響孩童的口味養成,孩子愈早接觸到鹹甜味,成年後愈容易偏好重口味。她引述一篇刊登在美國臨床營養學期刊的美國研究。
這項研究以六十一名二到六個月大嬰兒為對象並追蹤二十六名三到四歲孩童。呂蕙如說,若在六個月大以前曾吃過成人澱粉類食品,則比較偏好吃重鹹食物。重鹹食物含鈉量高,坊間嬰兒副食品是無鹽,不過家長調製副食品則多半含鹽。
食品營養組主任許惠玉說,高鹽食物會降低孩童分辨鹹味敏感度,養成愛吃重口味習慣;鈉攝取過量會妨礙鋅吸收影響智力,也會增加日後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風險;身體排出過量鈉會帶走鈣質,導致骨鈣流失影響發育。
她指出,嗜鹹習慣從小養成,且會延續至成人;建議家中不存放零食等高鹽食品,餐點也別再灑鹽淋醬,自然減少孩童食用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