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老人二十三日晚在基輔獨立廣場上,手舉用烏克蘭語寫的「人們啊,我正在看你們的事業」的標語牌,緬懷衝突中的死難者。 圖/中新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烏克蘭新臨時總統圖奇諾夫周一表示,在俄羅斯尊重烏克蘭親歐的抉擇下,他對與俄羅斯對話持開放態度。他說:「我們準備與俄羅斯對話……此對話須考量到烏克蘭的歐洲抉擇,我希望這項抉擇會在預定五月二十五日登場的總統大選中,得到民意背書。」另烏克蘭二十四日說,它需要緊急外國援助三百五十億美元,並要求西方捐款人於兩周內舉行國際會議,就金援方案達成協議。
烏克蘭議會罷黜前總統亞努科維奇後,政局進入新時代,繼起的政治勢力開始除舊布新,原任議長圖奇諾夫受委暫代總統職務。他說,各方應立即著手磋商,周二前完成新政府組建。
正當世界仍驚愕於烏克蘭的「一日劇變」,愈來愈多人擔心,對「倒向俄羅斯」還是「擁抱歐洲」的不同選擇會讓東西烏克蘭陷入內戰。
俄羅斯與中亞問題專家、社科院中國邊疆史地研究中心主任邢廣程指出,烏克蘭的前景並不看好,未來幾年還會持續動盪,無論誰上台,「向東」還是「向西」的問題都會長期困擾這個國家,鬥爭的「腳本」可以想像,只是角色不同而已。
英國東歐史專家艾蒙德表示,烏克蘭動亂可能引發衝突,西方和俄羅斯可能被迫捲入,情勢並非如隔岸觀火般波瀾不驚。艾蒙德說,莫斯科當局和華府都該清楚表明態度,不會坐視雙方製造更多暴力事件。要不然,西方和俄國可能會發現他們被迫捲入日益升高的對立。
此前,俄羅斯總統普亭一直力阻烏克蘭「離俄入歐」,甚至提出跟烏克蘭和白俄羅斯組成歐亞聯盟,抗衡西方。可是普亭一手扶植的亞努科維奇用武力鎮壓示威者失敗後逃離基輔,烏克蘭一夜變天,使普亭如意算盤打不響,甚至可能引發像阿拉伯之春般的骨牌效應,令普亭寢食難安。
烏克蘭情勢讓向來關係緊張的美國與俄羅斯關係更加微妙,針對專家臆測普亭利用爭議,讓兩強外交關係緊張升高,讓美俄進入二次冷戰時代,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賴斯指出,美俄沒有必要回到冷戰時期,這麼做也不符合美國利益,冷戰政治模式想法非常過時,不能反映二十一世紀的現實。
美國總統歐巴馬此前公開表示,美國無意回到冷戰時代的政治模式與俄羅斯交往,不會把烏克蘭與敘利亞當做是冷戰時期與俄羅斯競爭的棋子。
另外,歐洲聯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艾希頓周二將訪問烏克蘭,與烏國朝野主要政治人物晤談,商討歐盟對烏克蘭政治危機一勞永逸解決案,以及穩定烏克蘭經濟情勢措施等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