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總部設在倫敦的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日前發表全球軍事能力與防務經濟年度報告指出,中國大陸國防開支會在二○三○年代趕上美國,但軍事能力、專業知識和軍力投放能力要達到與美國的同一水平,還需要再花數十年。
國際戰略研究所在其「二○一四軍力平衡」報告中說,二○一三年亞洲防務開支比二○一○年實際高出百分之十一點六,其中,中日韓三國所占的比重超過一半。
中國的防務開支大約是印度的三倍,比日本、南韓、台灣和越南的總和還要多。
國際戰略研究所所長奇普曼說:「這些支出,令這個長期具有潛在衝突熱點的地區,軍事採購不斷升溫。」
據英國BBC報導,國際戰略研究所的專家說,即使北京的軍事開支趕上華盛頓的軍費開支,大陸仍需要幾十年的時間才能在軍事能力上與美國看齊。
該研究所的防務與經濟助理研究員拉仁德蘭則在接受法新社採訪時說,假設大陸能夠保持目前的經濟成長率,中國可能會在「二○三○年代中期」趕上美國的軍費開支。他說:「即使他們達到與美國基本一致的軍費開支,仍需要二十到三十年才能接近美國的軍力。」
報告說,目前為止,美國的軍費開支仍是世界上最大的。二○一三年美國國防預算達到六千零四億美元;中共為一千一百二十二億美元,位居第二;俄羅斯為六百八十二億美元,名列第三。
日本防務開支排第七(五百一十億美元),印度排第九(三百六十三億美元),南韓排第十一(三百一十八億美元)。
國際戰略研究所的海軍和海洋安全專家勒米爾對法新社說:「領土糾紛,尤其是海洋糾紛,是亞洲日益加劇的軍事採購競爭的推動力。」
國際戰略研究所說,中日之間的緊張顯著升級,兩國需要軍事協商,以減低戰術衝突或一場戰略危機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