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籠、彩繪、蓪草花傳統工藝再發光

 |2014.02.05
3493觀看次
字級
 宜蘭舊城工藝展展出林朝欽、曾水源與黃德河三位工藝師的燈籠、彩繪及蓪草花藝品。 圖/中央社

 【本報宜蘭訊】宜蘭舊城工藝展至三月九日在羅東文化工場登場,展出宜蘭市鄂王社區林朝欽、曾水源與黃德河三位工藝師的燈籠、彩繪及蓪草花藝品。

 林朝欽近三十年來憑著興趣,不斷從事燈籠研發與創作,深具巧思與現代設計概念。

 林朝欽說,燈籠過去只被用於裝飾及照明,用途狹隘,相當可惜,他將燈籠工藝再創新,利用廢棄的保特瓶與玻璃瓶作為通用接環,創作出多種兼具環保、美感及益智燈籠。這次展覽將展出一個直徑一百五十公分的手工折疊伸縮燈籠,成為亮點。

 出身彩繪世家、高齡八十九歲的曾水源,曾是彩繪宜蘭縣各大廟宇、執牛耳的元老級畫師,他退休後,依然專心創作,人稱「水源師」。

 宜蘭縣文化局說,曾水源去年被登錄為宜蘭縣的「傳統藝師」。曾水源的彩繪線條細膩、色彩豐富、畫工雅緻。這次除展出曾水源的畫具與珍貴手稿之外,還有約三公尺高的「四大金剛」作品,氣勢磅礡、令人讚嘆。

 蓪草屬於木本植物,以它製成的蓪草紙,質地光滑,被稱為「非紙之紙」,經由這種紙質染色加工製成的蓪草花,極像真花,一般被稱為「花非花」,自從塑膠花風行後,蓪草花藝式微,幾乎消失。

 文化局表示,宜蘭縣蓪草花藝達人黃德河從八歲起就跟隨母親創作花藝,二十七歲時師承台灣人造花藝大師潘牛學習蓪草花藝之後,自己進一步精進技巧,成為台灣罕見的蓪草花藝師,但他不幸在去年因病逝世。

 為了發揚蓪草花藝,這次特展也展出黃德河的遺作與學生作品。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