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興號、白胡椒粒與投幣式電話機

姚秀山 |2014.01.29
1804觀看次
字級

那一年他十歲,大哥十二,屆臨生活經驗的限度開始鬆動之年紀,父母答應讓大哥帶著他,任他們兩兄弟摸索公路局的購票窗、剪票口,隨身行李與人流,一路返鄉過年。

南投水里鄉的義民廟主祀義民爺,為紀念林爽文事件犧牲的義士,日治末年從新埔枋寮的義民塚分香而來。當年,外公與外婆批來磚瓦木料,在寺廟的對街自力搭建起一個家。集集支線從水里到車埕,正好會經過屋後。

沒有大人的陪伴,他們搭上票價便宜的中興號。當年的中興號,長榮車體與賓士底盤的完美結合,車身漆了一抹深棕橫紋,白鐵車殼,斜推的對開式車窗,車頭裝了五顆橘黃色頂燈,正面鑲著氣派的立體標誌:「中V興」。引擎安置在駕駛座旁,加速時,整個車廂便轟轟作響。那一年,中興號一路環巡山路,悠悠晃晃,不知幾轉,像電影《阿飛正傳》的片頭,沿途窗景滿是檳榔樹的推軌鏡頭。

下了車,他們先到老家隔壁的旅社借電話。過年期間,裡頭除了一個老嫗再沒別人了,時間彷彿凝為半成型松脂,緩慢延展,他是蟲珀中的蛩蠊,觸角、尾鬚頻頻搔抓旅社遍布刮痕的木紋桌面,客廳帶有天光探入壁龕的色澤、針孔成像的粗礪觸感。櫃台上的那台674STD型投幣式電話機由日本Tamura Electric公司製造,類似公用電話,一般安裝於商家,專供客人使用。在那個年代長途話費昂貴,店家總怕客人借了去,無情撥打長途電話,恣意地漫談。

大哥謹慎撥動轉盤,電話接通,他們輪流交換話筒,聽外婆隔著一面牆,在廚廳裡頭張羅飯菜。電話裡他們說,課業繁重,「無法度轉去過年啦。」外婆說,「袂當轉來無要緊,正經無法度齁……」其實這不過是他們兄弟倆蓄意捉弄外婆的惡作劇。三五分鐘後,外婆便喜出望外,見到她帶大的兩個小孫子,拎著行囊出現在跟前。

那個除夕,外婆到底煮了哪些年菜,他幾乎都忘記了,但他記得一鍋清燉蘿蔔湯,後來,母親一再試探,欲藉各種香料與烹調方法,追討、還原那鍋湯的原味。外婆在湯裡加入中藥行買來的白胡椒粒提味。母親說,那是將胡椒粒裝填布藥袋後搗碎,再與湯料一同下鍋。白胡椒性熱,味道略帶辛辣,加上涼性的蘿蔔,能夠暖腸胃、去溼寒。

偶然,他與大哥聊起了那一年往事。大哥說,兩個小孩當年才幾歲,想必母親事前知會過外婆,讓她知道孫子倆作伴還鄉。原來,外婆是為了成全孫子,才會在電話裡頭陪著演戲。

外婆熟悉年節的禁忌,總是告誡孩孫謹慎發言,神鬼都在聽。譬如,有個小孩除夕嘴饞,夜裡偷翻蒸籠覓食。蒸籠裡的炊粿吸飽了水氣,全都溼軟地巴黏在籠底,小孩遂賭氣嚷著:「攏總剝(台語音如『爬』,p銵^袂起來……」翌日,果真全家人都受不安的纏擾,無能下得了床。

外婆晚年為病痛所苦,各種併發症像故事裡兇猛的鬼怪,侵襲她衰弱的血肉之軀。在那些無人知曉、獨自臥病的晨昏,她是否還記得當年那一次通話,如果能,是不是也意識到自己正在讓一場祕密的遊戲延續。

九二一後,他有一次重遊故鄉。老家租給別人,開設了一家國術館;義民廟香火少了,經過大幅修整,看上去更顯空蕩寥落;母親還是年年把白胡椒粒的氣味端上餐桌;中興號告別了它的英雄時代,投幣式電話也大抵走入它無人聞問的晦暗歷史。他覺得,新式電話的話筒裡,聲音彷彿全都轉入了另一種波長,一些熟悉的聲音也漸漸變得難以辨聞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