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小時候,我最喜歡過農曆新年了,快過年的前幾個夜晚,我都興奮得睡不著。除夕一大早,先與家人把家裡上上下下、裡裡外外,打掃得窗明几淨、一塵不染,像五星級大飯店。
除夕中午一到,便開心地和爸爸一起貼春聯。先在大門的上方貼上橫批,接著兩旁貼上七個字的上下聯;並在雞舍牛門、糧房柴間分別貼上「六畜興旺」、「五穀豐登」的春聯;最後在大大小小的窗戶上,貼上倒立的「春、祿、福」等字的春聯。我問爸爸為什麼字要倒著貼,父親笑著說:「倒代表到的意思,表示春天到了,大家的福氣也到了!」
貼完春聯後,接著準備食物祭拜祖先。媽媽和姐姐們總會忙進忙出,準備豐盛美味的各式佳餚。媽媽說拜全雞,是因為雞的台語發音和「家」同,全雞表示「全家福、全家團圓」的意思。長年菜和韭菜要整根拜,才能「一家人長長久久,有頭有尾」。拜魚丸、肉丸、蝦丸,是祈望祖先保祐子孫「連中三元」、「三元及第」,考試名列前茅。水餃、煎餃外型像元寶,象徵金銀財寶滾滾而來,新年身體健康發大財。
到了晚上,大家圍爐吃團圓飯,三代同桌說說笑笑真熱鬧。飯後的重頭戲當然就是爸媽發的大紅包和放煙火囉!每年最後,我們都會一起守歲,祈求上蒼保佑爸媽長命百歲。雖然除夕行程滿檔,但我永遠樂此不疲,因為我喜歡那溫暖的感覺。有家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