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薄霧還是濃霧,都不是靜態的物體,在短促的時間裡,特別是太陽升起前或落下後而氣溫急速變化的時刻,薄霧很可能會漂浮或盤旋不定,甚至被驅散而消失殆盡。這也意味著,曝光值的差異範圍將是很大的。
在煙霧比較稀薄的情況下,陽光幾乎可以穿透層層的霧,加上漫射的效果而形成相對明亮的光束,和其他被比較黑暗和濃厚的霧包圍的地方形成強烈的反差。而這種差異之大,很可能大到連相機的影像感應器都無法處理的地步;如果碰到這種情形,那麼運用包圍曝光的技巧,以及在後製的過程之中作混合的處理,便是你唯一的選擇。
有時候,你也會遭遇到像這樣的狀況:色調的範圍也許很小,可是卻有可能快速地改變而形成相當大的動態範圍。不要懊惱,你應該用正面的態度去擁抱這些差異,並且仔細地觀察和研究,看看光線和常見的景物是如何交互作用。
不論差異有多大,記得要加上一級光圈值的曝光補償,避免相機的測光表自動設定到18%的灰度,而讓畫面變得渾濁和灰暗。藉由曝光補償,也就是加減約半個光圈級數的作法,我們便能迫使相機把霧盡量拍得很亮或是近乎白色。如果你不是很有信心的話,可以先試拍一下,再檢查色階分佈圖,或者採取包圍曝光,拍攝多張相片之後再作後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