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環境不佳人才飛出去

陳亦純 |2014.01.23
1147觀看次
字級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在天下經濟論壇,以「台灣經濟的人才問題」發表演講。憂心忡忡的張忠謀對台灣競爭力的衰退發出建言。

 他說,台灣人才缺乏,使得企業轉型升級無法進行,沒人才使得企業的投入做不出什麼東西!台灣的人才看不到出路,就不願意投入企業工作,也就成了行政院長江宜樺所說「悶經濟」與其他人說的「亂」。

 面對台灣人才問題,他建議要有一個馬上見效的做法,就是選擇性引進外國人才,而不是光引進外勞。

 張忠謀說,鄧小平在一九七八年說,人才、資金、制度都要引進,「唯一不開放是政治」。但對台灣而言,現在卻是「政治開放、其他都不開放」。

 張忠謀認為,不夠恢宏的態度與格局,讓企業難伸展手腳,人才的培育也沒有完整的政策與協助。

 我看到的則是,在大環境不佳,很多有能力的人才看不出大未來,人才反而被新加坡和大陸所吸引。

 近來聽到大陸挖角策略,他們鎖定名單,電話一個一個打;說是良好的工作機會「薪水待遇一樣,但台幣改為人民幣」。

 我參加的一個講師社團,優秀的講師也是一個一個被吸引過去,因為同工不同酬,機會寬闊,雖然離鄉背井,但所得立刻增加五倍,雖然被利用完須自謀出路,但有些自認是人才的人還是認為值得一拚。

 新加坡鎖定人才更積極,運用國家的力量,連公民權都可以給,加上國際化的誘因和穩定的市場力,像世界麵包冠軍吳寶春難得一見的好手都躍躍欲試。

 張忠謀的建議,應該鼓勵與支持,使國內人才有好的空間,政府先培育自己的人才,培育人才的制度與觀念要有所改變和突破。

 另外讓外國的人才「選擇性進來」,如此可活化國內產業,也可刺激相關單位的態度。不過話說回來,引進國外人才的呼聲也不是只有張忠謀在說,講了這麼多年,到底何時才能補足國家經濟發展所要的人才!

 否則人才進不來,外資或陸資化身為千奇百怪的身分進來威脅企業的生路。

 陳亦純(台北市

 /台大保險經紀人公司董事長)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