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中研院規畫在二○二兵工廠舊址興建國家生技研究園區,仍照原定計畫,三月一日如期動工,工期長達三年。中研院專委吳政上強調,原有的零點七公頃滯洪池,將擴大近六倍,至四公頃,建築面積則從六點一三公頃縮減至三點二公頃,只在兵工廠既有建築基礎上興建,不會觸碰到原本的綠地與濕地。
生機盎然的台北市南港二○二兵工廠綠地,被前立委張曉風比喻成台北的肺葉,而一旁的土地,被中研院計畫開發為生技研究園區,張曉風四年前曾為了保留這塊綠地下跪請命,引發外界關注。
吳政上表示,根據環評要求,讓原本的人工滯洪池擴大面積至四公頃,並讓水從四分溪支流引出,預估可讓原本存在於三重埔埤的生態物種,擴散至生態池。至於開發面積也從原本規畫的六點一三公頃縮減至三點二公頃,不會觸碰到原本的綠地與濕地。而原本規畫的行政區與住宿區,則全數移往中研院院區,國外學者的住宿區,也將移往中研院大門口的新建宿舍。
國防部去年底先進場拆除房舍整地,但因清運廢土過程,每天約百輛砂石車從鄰近住宅區巷弄與防汛道路進出,打擾安寧也有害安全,昨天有議員與當地里民舉白布條抗議。中研院表示,主體工程八月才會取得建築執照,施工前會再與地方溝通,化解爭議。